微雕历来被称为“绝技”又名米刻、细刻、有牙刻、竹刻、发刻等品种。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片、竹片和数毫米长短的头发丝上,镂刻书画诗词等内容,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视,极其精细。微雕要求艺人有很高的书法功底和熟练的运刀技术,难度极大。我国微雕起源于细书。汉时即有师宦能于方寸间书于言。后在四书基础上,融会单刀浅刻技法,发展为微雕艺术。苏州微雕艺术尤其令人称绝。如张毓基所刻《枫桥夜泊》、《兰亭序》象牙米刻,字字清晰挺拔,行款合式。沈为众在米粒大小的象牙上雕十首唐诗并落款。他还雕成世界上最小之象牙佛象,他的发雕同样惊人,在一根十四毫米长的白发上刻“学海无涯苦作舟”及落款共十五字,又在五毫米长的白发上刻《枫桥夜泊》诗,全文共二十八字,可抵消巧夺天工。引起国内外轰动。微雕作品要工艺商店、文物商店均有了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