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由于中石油的上市高定价,随后价值回归造成整个A股市场的大幅回调,短短的5个交易日,有2个交易日指数大幅下挫超过4%,
击穿了60日均线,60日均线是什么?60日均线一般被操盘手称为生命线,熊市反弹过程中,一旦回落击穿60日线,就预示着行情彻底结束了,那时主力会争相出逃。牛市中回落击穿60日线,或许短期也会有主力争相出逃的迹象。击穿60日均线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近3个月入市的资金基本处于被套状态了,意味着杀跌盘还会纷纷涌出。这些是股票投资中的所谓技术分析,2个交易日的大跌,涌出了不少恐慌性的抛盘,不少散户和机构在杀跌、止损,技术上的分析决定了跌破一定位置,便会有更多的“技术性”杀跌涌出,使整个市场呈现一片“腥风血雨”。
毫无疑问,我们用市场指数来反映当前市场的运行状况,可是在大蓝筹时代,大市值股票的涨跌决定了指数的走势其实和大多数股票是无关的,牛市买到垃圾股同样会亏钱,熊市买到绩优股即使暂时下跌,在安全边际之下仲有表现的机会,甚至可以让你在熊市也赚钱。
股市中所谓的技术派看来,指数的技术走势,结合股票的走势,股票投资看着走势图来操作,百年的股票投资历史股票技术派发展出多种理论,看K线图,波浪理论,图形趋势图,均线理论等等,当我们运用这些理论尝试分析当前走势,无休止地预测未来市场行情如何演绎以及如何应对,每一次在市场震荡时进行这些分析,听到的股市评论只会使我们神经高度紧张,变得更加关注股市短期波动,进而由于各种外部因素使然,进行频繁交易,虽然多种原因作用,但是频繁的交易只会造成市场的波动性越来越大,而指望所为短线交易来获利,机会实在渺茫,每星期、每个月的交易获利怎样难说,光是交易费用可能远远超过收益,这种投资只不过是养活了证券公司,为国家财政做贡献。
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应该是我们对它的未来发展,预期能给我们带来高收益,即股本高回报,基于股票的基本面及其自身价值在未来的增殖,如果我们发现一只基本面优良,预期未来能带来高回报的股票,那么即使现在下跌,也不是件可怕的事情;现在的下跌不过是其自身因素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盲目地杀跌,让本来价值低估的股票从身边溜走,那绝对得不偿失。我们的股票投资者在股市下跌后或者经济看来停滞不前的时候,会变得对股市非常关注,由于过于担心股市进一步下跌以至于他们没有胆量乘机以低价买入好公司的股票;在股市开始上涨时,他们以较高的价格追涨买入股票,他们的股票也会随着股市上涨而上涨,于是他们就开始洋洋自得起来,而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更应该对公司的基本面给予充分的关注,重新审视公司目前的价值,但他们没有,最后,他们的股票不断下跌直到跌至他们的买价以下时,他们开始灰心丧气,决定放弃投降,慌慌张张地就把股票给低价卖掉。其实,与每只股票紧密相关的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的经营成果决定了公司的价值,如果公司经营效益好,那么这家公司股价就会上涨,如果公司经营状况比以前差,那么这家公司股价就会下跌。
买股票如果过于看重技术分析,过于关心大盘技术走势,那么,你的好公司股票是不是也是跟随指数在变化呢,现在上证指数为首的各大指数皆已跌穿60日均线,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找到合适的股票,优质的股票依然优质,高估应该下跌的股票依然比比皆是,“5·30”调整我们看到调整结束后,大盘蓝筹股率先结束调整,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而这带动指数上涨超过70%的股票仅仅占两市上市公司家数的20%左右,其余80%的股票没有同步创出新高,有近两百家的股价还创出半年新低,如果技术分析是可行的,那么这么多调整巨大的股票,是不是应该有反弹,应该向大盘那样,创出新高,我们应该随手就买入呢?显然不是,因为那些跌幅巨大、涨不回去的股票基本面支撑不起那么高的估值。蓝筹股走出大行情只是因为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预期,现在的股价被低估了,形成了一定的价值“洼地”。另一方面来说,以目前的调整为例,大盘跌穿60日均线,高估的股票依然大把大把过分高估的,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股票已经慢慢显现了,看大盘走势跟低估的股票有多大关系呢,优质的公司在急跌中并不可怕,非理性下跌不过是给机会我们买入好公司的机会。
投资应该是找到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分享它的长期增殖,而不是盲目分析它的走势,跟着股市的趋势来进行操作,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以及外界的干扰,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就一直持有手中的股票。股票投资与市场无关,即使我们进行预测,并且正确预测市场走势,但选错了股票,则一切还是徒然。在高估的市场里,值得投资的股票仍然可以愈涨愈强,担心市场好坏是没有意义的,即使牛市也有垃圾股以暴跌的形式进行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