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举措本来应该是件好事情,也许制订者想方便储户,殊不知,这是吸取储户最后一滴血的举措。
笔者先用第一个数据看看,这个数据就是目前通存通兑的费用:
工商银行: 每笔金额的1%,最低10元,最高200元;
建设银行: 每笔金额的1%,最低10元,最高200元;
农业银行: 每笔金额的1%,最低10元,最高200元;
中国银行: 每笔金额的1%,最低1元,最高100元;
招商银行:(同城)每笔金额的0.1%,最低3元,最高50元;(异地)每笔金额的0.5%,最低10元,最高50元;
浦发银行: 每笔金额的1%,最低2元,最高50元;
光大银行: 转账业务每笔5.5元,现金业务在0.1%-0.2%;
中信银行: 转账业务每笔5.5元,现金业务在0.1%-0.2%;
兴业银行: 转账业务每笔5.5元,现金业务在0.1%-0.2%;
交通银行: 转账业务每笔5.5元,现金业务在0.1%-0.2%
也许大家在这里看到这个数字还不吃惊,因为能上笔者博客,用通存通兑的人不一定多,其次是这个费用可能也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在看看其他数据就不同了。
第二个数据是银行利息。
目前活期存款利率0.81;定期存款利息三个月2.88,半年3.42,一年3.87,三年5.22。
第三个数据是物价CPI,这个大家很清楚,十月份是6.5%
笔者之所以写这文章,是一位大学生给我一个数据,这个大学生是西部的,考上了上海某大学,由于当地经济不够发达,所以家里人辛苦地劳动,储蓄供他上学,他虽然也在打工挣钱补贴自己,但是家里还是会给他一年两千元左右的汇款。问题是当地农业银行汇款,他在上海是工商银行。这样如果进行通存通兑,那么必然要支付这笔费用。2000元,按规定需要支付20元的费用。而这2000元是每天每月家里一点点存着积累起来的。
如果到2000元,家里每月存200元,这样的利息收入还不够支付通存通兑费用。更何况还需要支付利息税,而物价还在涨。
还有一位农民工说,我现在外打工,每月可以省吃俭用地为家里寄点钱,而为了过年多点钱回去,所以每月还另外存了300元一月,这样春节回家可以买点比较值钱的东西。现在春节要到了,我是把钱用通存通兑汇回去呢还是我带钱回去?如果通存通兑是方便,我在这里直接汇到我们老家农业银行帐上就可以了,但是利息不够支付,我得再几天不吃饭才够通存通兑费用。而如果自己带钱回家,又怕被人偷了。
是啊,怎么办?
通存通兑结果是吸完了储户本应该存款获得利息收入,现在却即使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也已经不够通存通兑费用了。
笔者虽然不至于想这笔通存通兑费用的比例大小,但是在银行存款的却大部分是一年到头辛苦挣钱的农民,农民工。
笔者知道,银行是资本主义,不可能再为人民服务地义务劳动了。
但是这样的做法,笔者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一些课文……笔者无法在分析仔细了。
笔者个人意见,仅供阅读,禁止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