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两位数成长,创造高度繁荣,也带来重要都市房地产价格飙涨;虽其执政者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但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显著。而大陆股市,自去年下半年改革完成后,呈现空前活络,股价指数亦不断狂升;类似1980年代台湾与日本泡沫经济现象重现。大陆泡沫经济是否会持续膨胀,何时会破灭,其对整体经济的冲击是否严重到像日本长期停滞,深受各方关注。
1980年代虽台湾与日本经济同陷入泡沫泥淖,但泡沫破灭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其严重程度远超过台湾。因此比较台日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与政府因应对策,有助后来者因应泡沫经济破灭的参考。台湾地区与日本同于1980年代中期,出超迅速扩大,平均每年分别呈40%及50%的成长,外汇存底累积更是急速,每年分别呈80%及75%的增加,国际要求货币升值的压力日升。然出超的扩大即显示国内储蓄超过投资,超额储蓄快速增加,加以外资大量流入,流动性资产过多,到处流窜,流到股票市场,股价狂飙,流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大幅飙涨。当股市及房地产价值快速膨胀,远超过实质生产面成长(决定于自然资源的运用、设备产能利用率、劳动力增加率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所可支持,泡沫经济于焉形成。
1989年台湾地区与日本政府鑑于经济狂热、股市及房地产价格狂飙,先后采取了强烈紧缩措施,迫使泡沫经济破灭。不过台湾地区与日本政府在采取因应措施时间点上,却有很大差异。如台湾在房地产价格狂飙两年后的1989年2月即采取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可是日本在房地产价格狂飙四年后的1991年才采取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显然日本房地产价格狂飙远过于台湾。抑制股市方面,台湾在股市狂升到6,680点的1989年2月底,即宣布自3月1日起大幅调升存款准备率及存放款利率,但股市仍然继续狂涨,直到一年后的1990年2月10日,几再涨一倍达12,495点后开始大幅下跌,至同年10月跌至2,912点,八个月间下跌9,583点;不过两个月后,又回升到4,400点。但日本采取措施时点不仅是比台湾晚了两个月的1989年5月,而且日经股价指数已涨到32,000多点,在政府采取强烈紧缩措施后,也持续狂飙七个月,到1989年12月9日指数上升6,000多点到38,916点高峰后,才大幅下滑,而且跌跌停停,直至1992年6月跌至谷底的15,952点才回升,下跌21,991点,是台湾跌幅的两倍以上。
再看台、日泡沫经济破灭对经济的影响。在泡沫经济形成前的1982-85年,平均每年经济成长率分别为6.9%与3.2%;泡沫形成时的1986-89年,每年经济成长率分别提高到10.2%与4.7%。泡沫破灭当年及后一年的1990-91年,每年经济成长率还能维持在6.7%与4.3%;台湾经济成长率与泡沫形成前相似,而日本还高于泡沫形成之前。但自1992至2003年的12年间,台湾每年经济成长率,只略降为5.3%的中度成长,可是日本却急速降至0.9%,其间还有多年是负成长及零成长。显然日本采取抑制泡沫经济措施,相较台湾迟了很多,致使房地产与股市价格飙得愈高跌得愈重,对日本整体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不过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此期间新台币对美元汇率,自1984年的39.4元升至1992年的25.4元,升值55%;可是日圆对美元汇率,则自1984年的252日圆,至1994年升破百日圆到99.7日圆,升值高达153%;新台币及日圆日后虽回贬,但日圆过度升值,对日本整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至于大陆近年来出超更迅速扩大,加以热钱大量流入,外汇存底快速累积,至今年9月已超过1.4兆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引发国际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亦日增。另方面大陆投资率虽高,但其储蓄率更出奇的高,也有大量超额储蓄,占其GDP比率更迅速扩大,估计今年可达10%;显然流动资产过多到处乱窜,景气过热,主要都市房地产价格呈倍数狂涨,股市更是狂飙;今年10月中上海A股指数曾突破6,300点,较去年初,一年十个月间上涨4.1倍,本益比亦自去年初的17倍,飙升到60倍,深圳A股更窜到75倍,与当年台湾、日本的60与70倍,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大陆已步上台湾与日本1980年代泡沫经济的后尘。
大陆参考台湾地区与日本因应泡沫经济经验,不论能否躲过泡沫经济破灭这一劫,至少应将泡沫经济破灭对整体经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这就考验大陆当局的智慧了。
1980年代虽台湾与日本经济同陷入泡沫泥淖,但泡沫破灭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其严重程度远超过台湾。因此比较台日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与政府因应对策,有助后来者因应泡沫经济破灭的参考。台湾地区与日本同于1980年代中期,出超迅速扩大,平均每年分别呈40%及50%的成长,外汇存底累积更是急速,每年分别呈80%及75%的增加,国际要求货币升值的压力日升。然出超的扩大即显示国内储蓄超过投资,超额储蓄快速增加,加以外资大量流入,流动性资产过多,到处流窜,流到股票市场,股价狂飙,流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大幅飙涨。当股市及房地产价值快速膨胀,远超过实质生产面成长(决定于自然资源的运用、设备产能利用率、劳动力增加率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所可支持,泡沫经济于焉形成。
1989年台湾地区与日本政府鑑于经济狂热、股市及房地产价格狂飙,先后采取了强烈紧缩措施,迫使泡沫经济破灭。不过台湾地区与日本政府在采取因应措施时间点上,却有很大差异。如台湾在房地产价格狂飙两年后的1989年2月即采取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可是日本在房地产价格狂飙四年后的1991年才采取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显然日本房地产价格狂飙远过于台湾。抑制股市方面,台湾在股市狂升到6,680点的1989年2月底,即宣布自3月1日起大幅调升存款准备率及存放款利率,但股市仍然继续狂涨,直到一年后的1990年2月10日,几再涨一倍达12,495点后开始大幅下跌,至同年10月跌至2,912点,八个月间下跌9,583点;不过两个月后,又回升到4,400点。但日本采取措施时点不仅是比台湾晚了两个月的1989年5月,而且日经股价指数已涨到32,000多点,在政府采取强烈紧缩措施后,也持续狂飙七个月,到1989年12月9日指数上升6,000多点到38,916点高峰后,才大幅下滑,而且跌跌停停,直至1992年6月跌至谷底的15,952点才回升,下跌21,991点,是台湾跌幅的两倍以上。
再看台、日泡沫经济破灭对经济的影响。在泡沫经济形成前的1982-85年,平均每年经济成长率分别为6.9%与3.2%;泡沫形成时的1986-89年,每年经济成长率分别提高到10.2%与4.7%。泡沫破灭当年及后一年的1990-91年,每年经济成长率还能维持在6.7%与4.3%;台湾经济成长率与泡沫形成前相似,而日本还高于泡沫形成之前。但自1992至2003年的12年间,台湾每年经济成长率,只略降为5.3%的中度成长,可是日本却急速降至0.9%,其间还有多年是负成长及零成长。显然日本采取抑制泡沫经济措施,相较台湾迟了很多,致使房地产与股市价格飙得愈高跌得愈重,对日本整体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不过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此期间新台币对美元汇率,自1984年的39.4元升至1992年的25.4元,升值55%;可是日圆对美元汇率,则自1984年的252日圆,至1994年升破百日圆到99.7日圆,升值高达153%;新台币及日圆日后虽回贬,但日圆过度升值,对日本整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至于大陆近年来出超更迅速扩大,加以热钱大量流入,外汇存底快速累积,至今年9月已超过1.4兆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引发国际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亦日增。另方面大陆投资率虽高,但其储蓄率更出奇的高,也有大量超额储蓄,占其GDP比率更迅速扩大,估计今年可达10%;显然流动资产过多到处乱窜,景气过热,主要都市房地产价格呈倍数狂涨,股市更是狂飙;今年10月中上海A股指数曾突破6,300点,较去年初,一年十个月间上涨4.1倍,本益比亦自去年初的17倍,飙升到60倍,深圳A股更窜到75倍,与当年台湾、日本的60与70倍,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大陆已步上台湾与日本1980年代泡沫经济的后尘。
大陆参考台湾地区与日本因应泡沫经济经验,不论能否躲过泡沫经济破灭这一劫,至少应将泡沫经济破灭对整体经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这就考验大陆当局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