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里看未来


  约上海的潘文富先生写稿,他写来一篇《从通讯录看你的未来》的文章。看完之后我就开始反思自己了。

  记得年初的时候,他说可以发给我一个作者管理系统,这样可以有效管理我的作者。当时我并没有在意。直到看了他这篇文章,我就知道为什么他很快能把自己的公司做起来,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身边经常有不少朋友羡慕我的运气好,问我有哪些快速成功的方法和建议。在回答朋友的方法和建议之前,我总是让这个朋友把他的通讯录给我看一下,在那个通讯录里能看到什么呢?这里面有机会,有资源,进而言之,从一个人的通讯录中往往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未来。”

  “好工作是朋友帮着找的,钱是朋友帮着赚的。”在潘文富眼里,个人通讯录不是简单的电话号码本,而是由区域人脉覆盖表、行业人脉覆盖表和具体的联系方式记录清单,更新及维护方式等系统文件所组成。

  他说,在他还是一个业务员的时候,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小部分钱来作为礼品开支,那些大多是他去各处出差时买下的小东西,不值什么钱,但是他都包装好,寄给不同的朋友。直到现在他的家里还存着各种各样的包装盒,随时可以邮寄礼品。

  在他家里有一张全国地图,在有朋友的城市不断标上记号,一眼看过去就能清楚自己的人脉关系在全国各地的分布状况。这些朋友被分成A、B、C、D四个级别,不同级别有不同的联系频率与方式。比如A级是需要一个星期联系一次的,而D级也许是3个月联系一次的。联系方式有多种选择,如打电话,寄明信片,电邮,短信,QQ,MSN,总之,经常保持联系,可保持与朋友之间的温度。

  正是由于他这么多年来的“用心”和持之以恒,在他告别打工生涯开办自己的公司的时候,一个分布全国的销售网络马上就搭建起来了。

  看他的文章,我知道什么叫有心人,什么是人脉资源的积累,又是什么让一个人走向成功。

  那天,买了新手机,输入电话号码,突然发现自己经常联系的朋友也就那么20多位,很多朋友已经数年不联系了,我甚至从来没有觉得可惜。大浪淘沙,我抓住的总是眼前的那几粒……

  由此想到,也许像我这样的朋友很多,完全没有意识到朋友也是一种资源,也需要去维护、经营和管理。我们对待朋友就像老熊掰棒子,一路走着掰着丢着,最后什么也没有剩下。

  与男人相比,女人自从30岁之后,朋友圈一般呈萎缩状态。我们一面感叹好久没有新朋友了,一面又对现有的朋友不去维护、经营和管理,难怪视野越来越小,道路越走越狭窄。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很要好的一个女友,我们曾经关系密切,但是后来她只是约稿的时候才跟我联系,有时很久没有联络,突然电话打来依然是“就事论事”,连寒暄的话都没有。我的心里就有些不爽了。

  其实反观自己,我何尝不是这样呢?没事很少主动跟朋友联系,有时甚至是怕暴露什么而故意回避,而被动和消极的结果就是让一段段友情成为过去。

  丢了钱包我们会很懊悔、沮丧,如果一个朋友就是一个钱包,那么从现在开始,看看自己丢了多少个“钱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