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体系运作目标是维持平衡并平稳地建立高新平衡
根据本部第十章方向不变轴向系,消费体系的运作目标就是实现消费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在维护资源与生理需求、不断满足欲望之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建设高新平衡。平衡是指欲望与能力、资源与消费、生产体系与消费体系、公体与个体、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高新平衡是对现状的提升。而根据消费体系矛盾律,维护平衡建立高新平衡是错综复杂的物体生命矛盾运动工程。可以说,人间的一切矛盾均因实现消费体系而起。因为消费体系运作主体有公体性和私体性之分。结构与功能上相近的有机共同体、具相同消费对象的集合体或种群或总体目标利益一致的群体通称为公体。公体与公体间、公体与私体间、私体与私体间均存在争夺时空自然资源、发展自身的C及E、D、F的配置矛盾,而在公体内部存在消费资源分配和利益差异自平衡矛盾。整个公体劳动竞争的目标和结果都是C值极大实现。公体的组成成员即私体,其消费体系运作目标类似公体,不同的是个体自身没有利益分配差异矛盾,只有e、d、f间配置问题,在公体内部的个体与个体间存在争夺C值份额来发展自身的e、d、f之分配矛盾。
无论是对公体还是对私体来说,消费体系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维持平衡、又打破平衡、再建设高新平衡。这显然是在维持平滑的动态平衡,其基础是表达公私关系的生发规律。
(一)有限欲望与有限资源的动态平衡条件
对人类来说,初始稳态平衡为追求最大C值(即绿色GDP)和合理配置E、D、F,同时规定任人唯才、按劳取酬的价值取向,奠定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有限时空中,有什么样的生产体系就应有什么样的消费要求,也就应有什么样的资源开发规模和相应水平的消费体系,这才是有限欲望与有限资源的动态平衡。稳定的平衡意味着没有经济问题,不存在同生产力水平和资源C值相应的生存、发展、自由三方面的困境与矛盾。社会不稳定,通常是C值不能满足社会消费需要,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出力不足、科技创新不足、社会管理跟不上等,以及由之造成因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平衡而生产相对过剩所表现的购买力过剩与购买力不足同存在。处理时应先减F量次减D量最后减E量,具体办法由价格税收等金融手段、质量标准、法治机制和科学引导等形成组合拳。所谓的生产过剩通常因不劳而获、盗骗泛滥、贫富悬殊等致产-消通道不畅引发,因为本质上不可能存在生产过剩。过剩主要在于物资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多数人资源短缺。没有有限且略超前的欲望与有限资源的平衡则意味着社会管理落后、经济停滞不前,消费结构、方式水平等不会有提高,更不可奢谈自由,不可能建立高新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在TMS研发应用前期,生产体系的提高完全依靠科技人才的发现和合理使用;怎样实现生产体系充分服务于消费体系也完全依靠监管人才的发现和合理使用。没有法律强制的唯才任用的价值取向就无法做到以丰富的资源来满足高品位的欲望,社会也就不可能公平、合理、科学地分工,不可能落实按劳分配。
概括起来,有限略超前欲望与有限资源的平衡条件为:①发现培植人才结构,坚持唯才任用原则;②消费体系C值无限接近生产体系Pc值;③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消费体系总法T7下制定“量罚法T8”条款。
(二)建立高新平衡就是打破初始稳态平衡完成动态发展过程
动态发展过程为:欲望超前→市场竞争使生产力发展→打破稳态时C值结构→C值上升、消费资源总量增多→阴流子手段应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新平衡建立。
这是个处理消费体系矛盾的过程,即先在稳态C值下配置并不断调整好D、E、F间比例关系,疏通C值增长的产-消通道环境;再在略高超于初始稳态的消费欲望的驱动下,用竞争性市场生产来最大程度地实现C值增长,以531理论处理社会的经济的问题,从而实现消费资源与欲望的动态高新平衡。
(三)消费体系运作目标的实现应遵循生发律
高新平衡的建立既要打破原始平衡又要在原始平衡稳定的基础上才能起步。不见原始平衡稳定,说明产-消通道不畅或通道上阴阳流子干涸,不是贫穷经济状态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状态。这状况应为调整期,应千方百计调整消费体系结构、总量与消费欲望结构、总量不平衡关系。这个打破平衡又稳定平衡的矛盾应归结为疏通产-消通道,即实行计划消费调整消费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结构布局。
实现资源与欲望的动态平衡不仅要遵循生存公有规律,而且还要遵循发展私有发规律、抑制不劳而获。首先,大力发展市场生产时,坚决避免决策者想当然地确定经济体的公私性质,要实现责权利统一,激励人力资源展开竞争,按生产要素取酬,使每一个人都积极劳动、充分体现自身价值,不断发展科技生产力以增大人类消费体系总量C值。其次,实行全社会的计划消费,保证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财富分配公平和产-消通道的通畅,让人民安居乐业。第三,有机结合生存公有规律与发展私有规律。保证责权利统一和产-消通道畅通“二管”齐鸣,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再生或替代能力,保护现有公、私比例及资源与欲望等的平衡。然后在调整中平稳过渡到高新平衡。
总之,消费体系运作目标是维持平衡又建设高新平衡。现实资源有限性在略超前欲望的激励下,不断转化或生产出新资源才能由实现平衡发展到高新平衡。但消费体系自身是个矛盾体系,必须计划消费才能保证生存,维护发展、开放自由。而善意不劳而获T9也是实现消费的一条途径,但必须以科技创新和市场生产相结合来维护物质生产道路。C与E、D、F的矛盾性和实现消费体系道路中恶意不劳而获的存在,实质上反映出“共生存与齐出力的不能同时出现”之总矛盾,要抑制恶意不劳而获必须应用531理论实现责权利一致目标。总矛盾的消除需要实施计消市产模式,遵照力-消-产顺序周期律的操作法则,而这离不开发生二个因子,故消费体系运作规律为生发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