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现实中的素质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在呼吁加强素质教育,这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惠及民族长远利益的大事。但前些天在出差途中,说起孩子的教育,一位同事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位同事的孩子今年要中考,属于第一届新科标中考生。市有关部门规定了一个综合素质评定,要求报考重点高中的学生,在综合素质评定的六大项中,必须达到3个A级,3个P级以上,否则失去报考资格。同事的孩子平时是一个较顽皮的男孩子,按照学校规定的操行规定,经常被扣分,正常情况下,在同学们评定中是难以达标准的,于是孩子就利圣诞节、元旦、春节组织了拉票活动,三个节花去共近500元给每个同学发送精致贺卡。终于勉强取得了3A3P。据同事说,不止是他孩子这样做,其实他孩子也收到一堆这样的贺卡,甚至还有同学有请吃肯德基、喝咖啡等拉票活动。

  回来后我也问了我的孩子,也在网上注意了一些帖子或文章,终于发现像这样的事例,又何止就这一项。诸如班干部竞选问题、操行打分制度等,都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进入学校的,都伴有拉票、拉关系现象的存在。

  我想这肯定不是素质教育的本意。孩子的发展是多方向要的,实行这样的升学机制,很显然要扼杀一些学习潜能优异的孩子。特别诸如陈景润一类智商很高,情商并不高的孩子,如果按此升学机制,是不可能上重高的,也就不可能有进一步升造的机会了。

  更可怕是在素质教育这辆车上,社会的不良习气已搭上便车,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学校,一些学校,甚至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已把社会一些恶习无意地引入到对孩子的培养上。

  我并不是反对让孩子了解社会,但这毕竟是大人们的游戏,如此简单地引进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是很难抵御种种社会弊端对纯洁的心灵侵蚀的,会在孩子们美好心灵中留下一些时弊的阴影。难道我们有必要把孩子过早地拉到现实社会中这样残酷的成人游戏中吗?难道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们去适应这种不良世风,培养出孩子们适应这种不良社会环境的素质吗?

  这样的教育,无非是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主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