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投资组合(4)


  战胜华尔街作者:彼得·林奇2007-08-0202:29

  假设你有100000美元可以进行投资,每年需要7000美元来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一般人往往会认为,购买债券才能保证得到稳定的固定收益。而如果你并不这么做,反而采取一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全部投资于股息率只有3%的股票,结果将会如何呢?

  为了维持1:1的投资组合比例,就必须定期调整投资组合。也就是说,如果股票价值上涨,就必须将一部分资金从股票转移到债券投资上。

  第一年股息率3%的股息收入只有3000美元,根本无法应付你一年7000美元的消费支出,你怎么填补这个窟窿呢?你只能卖掉价值4000美元的股票。假设股价每年上涨8%,因此到年底你的股票投资会增值为108000美元,抛掉4000美元的股票后,还剩104000美元。

  第二年股息收入增长到3120美元,你只需卖掉3880美元的股票就可以保证一年7000美元的消费支出了。以后每年股息收入越来越多,需要卖掉的股票金额也就相应越来越少。到了第16年,股息收入超过7000美元,就不必再卖股票了。

  20年以后,你的100000美元本金已增值到349140美元,如果再加上这20年间你的146820美元的生活消费支出,你的投资组合资产总值几乎是最初的5倍。

  好了,我们又再次得出股票优于债券的证明,即使你需要固定收益来支付生活费也是如此。可是我们需要考虑一个让人担心的意外因素,那就是股价波动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规律,根本不可能每年都上涨8%,有时甚至连续下跌好几年。以股票投资代替债券投资的投资者,不但要经受住一次次的股价下跌调整的打击,而且为了弥补股息收入的不足还要卖出股票,有时还不得不在非常沮丧的低价位上抛售。

  全部投资股票,如果刚开始时就不幸地碰上股市回调,整个投资组合出现亏损,投资者为了支付生活费用,不得不亏本卖出股票,这时心理负担肯定会特别沉重。投资者总是担心,全部投资股票,万一碰上股市暴跌,把老本赔个精光,那可根本输不起。即使你已充分明白表3-1和表3-2的计算,而且也相信长期而言把资金全部投资于股票是最明智的投资决策,可是由于非常恐惧股市暴跌、输个精光,所以宁愿投资债券。尽管少赚一些,却睡得安心多了。

  让我们做个悲观的假设,你刚刚把资金全部投入股市,第二天就碰上大跌,一夜之间就损失25%,一下子1/4的财产不见了。你当然会痛骂自己,后悔不已,但是只要你坚持不卖掉股票,长期持有,最终结果一定还是比全部投资债券要好很多。贝克威特用电脑程序计算表明,20年后,你的投资组合会增值到185350美元,几乎是你投资债券20年后收回的100000美元本金的2倍。

  或者让我们假设,你碰上了更加糟糕的情况:经济衰退持续20年,股市持续低迷,股息率和股价涨幅根本达不到我们预计的8%,都只有预计水平的一半。这肯定是现代金融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大灾难,但如果你仍然全部投资股市,每年从中取出7000美元现金来维持生活,20年后你手中还有100000美元,结果和投资债券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当时我向那家非盈利机构进行建议时,手上有贝克威特的这些分析数据就好了,我就可以说服他们一分钱也不要投资债券了。最后我们做出决策,提高股票的投资比例,至少这样做是向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