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政策失误,中国世纪提前到来


  长期以来,为遏止中国的发展,欧美处心积虑以军禁名义,人为阻碍和限制对中国正常技术贸易开展,但中国不单没有受制于人,反而促其依托自身经济强劲增长,和国内庞大科技人才优势,背水一战,接二连三在各个高科技领域取得辉煌战绩。包括太空航天,3G-4G通信标准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包括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现代磁悬浮;包括军事领域预警机,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以及最先进的三代、四代战机;包括现代生物技术,人类基因工程等,其技术均已取得突破进展,或者相关产品已进入实际生产阶段。嫦娥奔月的成功,更是标志中国已迈入高科技强国之列。

  欧美对中国长达十几年的高科技封锁,使其高科技产品和技术,长期自绝于日益庞大的中国市场之外,中国颇具规模的军工市场几乎让俄罗斯独享,不但有最终失去中国大市场的可能,更使欧美的比较贸易优势丧失殆尽。也正是欧美错误贸易政策的人为干扰,导致中欧、中美贸易逆差看不到有下降的希望,从而使贸易盈余的天平日复一日朝向中国一边倾斜。

  在美国一方,几年来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目前看来非但没有捞到多少好处,还劳民伤财,导致国库日益空虚,举步维艰。当美国大兵在阿富汗蛮干时,中国凭籍手中宽裕的资金,顺利中标阿富汗号称世界最大的铜矿,让美国只能嫉妒眼红。此外,美国无视应有的风险,错误推行次按政策,最终导致次按危机产生,使欧美不利的金融形势雪上加霜。就这样,一方面,诚如曼德尔森所言,欧美资本以贸易逆差的方式,正以每小时几千万美元流速进入中国,中国的国库已经爆满了欧元与美元;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资金市场流动性枯竭风险,欧美必须不断向资本市场加速投放资金,但是资金投放的速度似乎仍然跟不上流散蒸发的速度。

  而中国经济形成今天持续高增长局面,是依赖勤劳俭朴的国民,通过长期务实拼争的结果。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优势十分明显,这一点世人有目共睹。首先,60-70年代高出生率人口,已陆续进入贡献期,使中国收获可观的人口红利,并表现为国内储蓄额持续上涨,为中国继续扩大再生产,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保证。此外,上千年统一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涵盖13亿人口的统一经济大市场,有利于建立起世界上最完美的规模经济配套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中国发达的生产体系,保证其生产任何产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高科技产品,都将长期占据低成本高效益优势。再者,中国政府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政治稳定,政策延续,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长期有利的微、宏观环境。

  而同时,中国现阶段发展中的高成长特征,与欧美发达后的低增长局面,也是不同经济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要求。不幸的是,欧美身处逆境时,不是从自身查找原因,却把目光焦点聚集在人民币汇率上,让中国纵使据理力争,也感百口难辩。在欧美的压力下,人民币汇率被迫由固定走向松动,波动幅度由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并还在不断扩大,最终径直进入了加速上升的单向通道。

  而正如欧美自行关闭高科技产品通向中国市场的大门,使其与中国进行国际贸易时,毫无优势可言,陷入被动地位,已经证明是极不明智的政策错误;现今对人民币汇率无端指责,强行人民币加快升值,更是一种不明就理,一错再错的对策。其最终结果,对欧美必然有百害而无一利,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对中国,则提供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加速发展机会。

  中国与欧美之间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格局,原本是依照比较贸易优势的原则,自然形成,如果欧美能够以平常心情,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支持开展与中国正常贸易往来,彼此珠联璧合,建立起一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的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但是,对中国莫名其妙的担忧,使得欧美对中国的政治偏见最终占据上风,并使正常贸易政策日趋扭曲变形。

  相形于欧美的表现,中国政府既显得冷静务实,亦表现得理性明智。中国政府对欧美的政策解释工作,可谓苦口婆心,做到极点,力图让对方理解自身合理的政策立场。中国政府多次申明,保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改革到位,不谋求国际贸易高顺差,坚持大力推动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并愿意支持维护强势美圆世界格局。纵观中国政府的表现,是言行一致和高度负责的。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汇改,并理智的采取循序渐进的汇改政策,这一正确的原则立场,完全无可厚非。欧美得寸进尺,叫嚣人民币加快升值,实是无理取闹,几无责任可言。

  事实上无论采取何种升值方式,最终对欧美都无多大积极意义。由于贸易逆差产生,根本不是汇率的原因,人民币升值愈快和有限,对欧美贸易逆差减少,根本没有多大帮助,反而会导致其物价迅速上涨,并引发通货膨胀,制约欧美经济发展。对中国而言,人民币经历一个渐进升值的过程,则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一者,谨防蜂拥而入的游资冲击国内金融市场,游资进来可以有效控制,最大限度为我所用,而不被其投机性质所困。二者,籍人民币升值机会,应运而生的中国主权基金,把外汇收入囊中,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投资于各类战略资源,及早防范中国未来的风险。在人民币升值立场上,中国顺势而行,化被动为主动,化风险于无形,失少得多,最终何乐而不为。

  欧美对中国的政策大多是短视的。他们并非真正希望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更害怕人民币真正取代美圆的那一天。人民币升值,欧美的目标定位基本一致,为25-30%范围,而且要求一步到位,迅速实现。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利于欧美投机资本获取最大寻租机会;另一方面,能够防止世界资本市场,长期被渐进升值的人民币主宰,防止大量国际投资,长期被中国利用。

  纵观形势的发展,局面已在中国掌控之中。如果人民币升值,为长达十年的渐进过程,那么伴随这一过程,中国将稳保迎来十年以上的经济高增长时期,中国综合国力,必将因此加速提升,中国世纪也因此而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