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中小厂家和主流品牌的采访中,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近两年来整个冰箱市场向我们展现了两个“机会”,一个是正在讨论的农村市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市场,而这个机会主流品牌没有抓住,抓住它的是中小厂家,甚至是一些小作坊式的工厂;一个是人人都看到的高端市场,可能因为高端市场离得很近的缘故,这个机会主流品牌都死死地抓住了。更加有趣的是,他们各自的机会正在成为各自的“陷阱”。
很容易理解的是,主流品牌对于高端市场的专注令其失去了对农村市场的掌控,而从目前来讲,农村市场爆发式的增长对于主流品牌扩张市场份额十分有利,尤其是当各个冰箱品牌大搞产能竞赛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端就是一个“陷阱”。
不过,主流品牌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发动农村攻势。有个冰箱厂家的负责人跟我分析:“此次政府搞的‘家电下乡’就有可能出自海尔的影响,从那些试点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了,山东、四川可都是海尔的根据地,在这两个地方海尔有绝对的号召力。‘老大’发动了,农村市场看来很快就要被收复了。”我不知道此分析是否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主流品牌即将跳出这个“陷阱”,他们是高端市场和农村市场都要抓在手里。
很难理解的是,抓住农村市场的中小厂家又如何跳进了“陷阱”?从短期来看,中小厂家凭借降低成本等手段赚到了钱,这是一个“金项圈”,但长期来看,他们的生存环境将越来越恶劣,一是来自大品牌的冲击,另一个是他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做贴牌生产的小厂家跟我说:“现在租赁一个品牌的价格都开始水涨船高了,去年只要100万元使用费,今年已经涨到了150万元。”租赁品牌是这些小厂惯用的伎俩,比如小鸭这个品牌本来是洗衣机品牌,但由于其品牌知名度较高,于是便被冰箱小厂拿来利用了。
小厂之间的竞争还表现在压价上,他们的冰箱价格本来就已经很低,再经过挤压,结果可想而知。随着小厂的逐渐增多,这种压价的强度将越来越大。浙江一个名叫“金海岸”的小冰箱厂家负责人俞国锋在采访中情绪低落地表示,现在不好做。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做大,要么消失。谁也不想消失。做大,就意味着“滚雪球”,需要不断的投入。无论是怎样的一条路,对中小厂家来说日子都不好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冰箱业难道不是一个“陷阱”吗?
陈国昆和陈绍浦选择了做大,在他们眼中,冰箱业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行业。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各自均保留着他们原来的“地盘”,陈国昆还在做磁性材料生意,陈绍浦还在做打火机的生意。这或许就是当他们意识到不得不跳离这个“陷阱”时的另一个出路,现在中小厂家很多都是走着他们的路子。而那些没有这条出路的小厂则只能选择让自己在“陷阱”中“消失”。
飞速发展的冰箱行业俨然如一个充满机会的“陷阱”,在这个“陷阱”里,随时可以找到机会跳离出去,但也有可能从此沦陷。
很容易理解的是,主流品牌对于高端市场的专注令其失去了对农村市场的掌控,而从目前来讲,农村市场爆发式的增长对于主流品牌扩张市场份额十分有利,尤其是当各个冰箱品牌大搞产能竞赛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端就是一个“陷阱”。
不过,主流品牌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发动农村攻势。有个冰箱厂家的负责人跟我分析:“此次政府搞的‘家电下乡’就有可能出自海尔的影响,从那些试点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了,山东、四川可都是海尔的根据地,在这两个地方海尔有绝对的号召力。‘老大’发动了,农村市场看来很快就要被收复了。”我不知道此分析是否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主流品牌即将跳出这个“陷阱”,他们是高端市场和农村市场都要抓在手里。
很难理解的是,抓住农村市场的中小厂家又如何跳进了“陷阱”?从短期来看,中小厂家凭借降低成本等手段赚到了钱,这是一个“金项圈”,但长期来看,他们的生存环境将越来越恶劣,一是来自大品牌的冲击,另一个是他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做贴牌生产的小厂家跟我说:“现在租赁一个品牌的价格都开始水涨船高了,去年只要100万元使用费,今年已经涨到了150万元。”租赁品牌是这些小厂惯用的伎俩,比如小鸭这个品牌本来是洗衣机品牌,但由于其品牌知名度较高,于是便被冰箱小厂拿来利用了。
小厂之间的竞争还表现在压价上,他们的冰箱价格本来就已经很低,再经过挤压,结果可想而知。随着小厂的逐渐增多,这种压价的强度将越来越大。浙江一个名叫“金海岸”的小冰箱厂家负责人俞国锋在采访中情绪低落地表示,现在不好做。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做大,要么消失。谁也不想消失。做大,就意味着“滚雪球”,需要不断的投入。无论是怎样的一条路,对中小厂家来说日子都不好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冰箱业难道不是一个“陷阱”吗?
陈国昆和陈绍浦选择了做大,在他们眼中,冰箱业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行业。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各自均保留着他们原来的“地盘”,陈国昆还在做磁性材料生意,陈绍浦还在做打火机的生意。这或许就是当他们意识到不得不跳离这个“陷阱”时的另一个出路,现在中小厂家很多都是走着他们的路子。而那些没有这条出路的小厂则只能选择让自己在“陷阱”中“消失”。
飞速发展的冰箱行业俨然如一个充满机会的“陷阱”,在这个“陷阱”里,随时可以找到机会跳离出去,但也有可能从此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