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陈:怀念那个江湖


陈陈: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

 

我对地产十年的评价:1995年入行,2005年暂时退出地产江湖,刚好十年!这十年历经江湖风风雨雨,从打工到自营,从代理到展览,从展览到建筑,从建筑到广告,从广告到开发,从开发到媒体。十年一个轮回,发现自己已经老了,已经是叔叔啦,真是不想那么快成为“大爷”啊!


当你发现你的学生都已经是老师了,你该怎样选择?


地产是个造星的行业,登山王石、思想冯仑、鸡蛋小潘、粮票老任、苹果宝全、MOMA张雷、棕榈泉曾伟,需要每个地产人瞻前顾后,看看自己为这个行业留下的轨迹:有辛酸、有眼泪、有辉煌、有没落。总之,地产十年给我们赋予的是责任!

结论:中国地产十年,真正意义的中国地产刚刚起步!

 

我对地产文化含量的评价:有思想的广告人、策划人为没有思想的地产项目服务,塑造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包装现象。从工棚卖房到主题售楼处,从黑白宣传单页到文化的楼书,每一个文化诉求都为这个行业积淀着特有的文化品位。


谈到地产文化,还是要提起一个人——杨海华,地产圈最合格的广告人!也是我尊敬的男人!

裴林林:不做大哥很多年,文视天下。

杨海华:给北京地产注入了揽胜独有的文化,够爷们儿。

李雪淞:把文化根植到地产项目,不求数量,但求深度。

周林子:大气的姿态,低调的人生,倾力打造地产文化系统。

徐长青:经营地产,经营文化最好的男人!也是最成功的商人。

王健和王健伟:把地产和文化结合最好的夫妻搭档,经久不衰。

曹建强:把地产乙方做到了地产甲方。

陈林一:一个最没文化,曾经混在地产文化圈子里的袖珍男人。

结论:地产文化十年,平均大专毕业水平。

 

对江湖气的评价:人在江湖飘啊,谁能不挨刀啊,一刀砍死你啊。这就是地产江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知信,礼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礼的文化。之前少年得志,不知天高地厚,自己认为具备江湖的豪气,历练十年,终识自己半斤八两。

结论:江湖气要讲,但要分清对象。

 

我对刘凯的评价:真正与刘凯相熟,还是在参与策划“居住改变中国”的香港颁奖晚会上。那天我们聊得不多,倒很投缘。老刘如是说:“总有人错把无聊当个性,地产圈真正敢亮明个性的人太少了,你要珍惜自己的风格。”令我印象深刻!


凯哥:
文章不华丽,但观点鲜明;
语言不很多,但掷地有声;
相貌不压众,但为人师表;
着装不昂贵,但耐人寻味;
吃喝不奢靡,但自得其乐;
经济不富有,但小康情怀;
地位不显赫,但绅士风度;
家庭不多言,但很有孝心;
购物不奢华,但独有品位。
结论:北京地产媒体圈——最有品位的男人!

 

借这样一个机会,将我本人的近况交代一二。

在地产江湖中游荡了十年,也没有卓越的成果,便想换个环境,偶有机会,进到国家公务员行列。2006年7月16日在棕榈泉宴会厅举行了剃发和剃须仪式,告别了城市边缘人的身份。正式加入正常人生活的行列,才感到自己来北京十年有了归宿和家的感觉!

 

现在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所工作,很想为中国地产界尽点绵薄之力。站在国家的角度,地产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希望中国的地产蒸蒸日上,佛道禅心!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