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很好,自开播以来普及了很多知识,特别是让普通百姓受益匪浅。
百家讲坛有点问题,本来立意是“百家”来讲“百科”,但是近年来发生了“偏科”,而且偏到了文史为主,确切的说是以讲历史人物命运(套用现在时髦词叫做“成功学”)为主上来了。
百家讲坛的问题也不是自发的,是受收视率调控的,也就是迎合百姓口味的,百姓“偏科”,电视台也就跟着“偏科”。
百姓“偏科”的原因我认为与中国现行的历史教育制度有关系。讲坛上的讲的内容80%不是能够从历史教科书中可以获得的,也不是可以在一般的图书馆里可以查阅到的。所以,历史教育制度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和不完整。
上过大学的人似乎都有这种经验,即内容差不多的历史课从初中一直念到大学。无论是观点还是史料相差不多。更无论没有机会读过大学的人了。
这让我们普通百姓对文史怎么会不贫乏呢?既没有独立观点也不掌握史料的观众,不可避免地为“讲者”爆料、暴发、发财创造了机会。
这不是百姓的可怜,也不是讲者的浅薄,而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悲哀。
百家讲坛有点问题,本来立意是“百家”来讲“百科”,但是近年来发生了“偏科”,而且偏到了文史为主,确切的说是以讲历史人物命运(套用现在时髦词叫做“成功学”)为主上来了。
百家讲坛的问题也不是自发的,是受收视率调控的,也就是迎合百姓口味的,百姓“偏科”,电视台也就跟着“偏科”。
百姓“偏科”的原因我认为与中国现行的历史教育制度有关系。讲坛上的讲的内容80%不是能够从历史教科书中可以获得的,也不是可以在一般的图书馆里可以查阅到的。所以,历史教育制度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和不完整。
上过大学的人似乎都有这种经验,即内容差不多的历史课从初中一直念到大学。无论是观点还是史料相差不多。更无论没有机会读过大学的人了。
这让我们普通百姓对文史怎么会不贫乏呢?既没有独立观点也不掌握史料的观众,不可避免地为“讲者”爆料、暴发、发财创造了机会。
这不是百姓的可怜,也不是讲者的浅薄,而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