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呼和浩特房地产行业


    回顾呼和浩特房地产行业

            十年成长之路

 

    其实,十年前(1997年),呼和浩特根本还没有房地产行业.只是几个本地的开发公司.一位姓杨的老头据说是呼市房地产界的元老。他曾和我说,他在87年的时候就开始包工程,97年的时候资产已经有500万.现在好多本地的开发商都跟随过他,包括巨华的老板。后来感觉做房地产太累,于是改了行.年近50的他进入新行业后,没做成功.现在买了几个半挂车靠运煤挣钱,基本上业务都交给两个还没有成家的儿子.可见,在呼和浩房地产行业已经有过新陈代谢的过程.而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只要进入房地产行业就能够生存并成为百年企业,一劳永逸。 

                       资本积累靠银行 

      一位曾在多家本地房地产公司打过工的业内人士向我透露:呼市现有的开发商中,有1/3是靠卖药起家的.如XXX荣X泽等.有一部分是做工程起家的,也有一部分是做贸易起家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依靠银行。2000年前后,国家对于房地产管理并不完善.而开发商大多也并没有什么实力.于是,他们运用金融工具,之需要项目总资金的1/3--1/5,就可以运作。一个3万建筑面积的商业项目只需要200---300万就可以启动.如X志房地产,在运作中山路XXX商厦时,先用200万注册公司,购买地皮.然后以垫资的形式让施工单位入场施工.当项目做完1/3时就开始请一家上海的代理公司开始销售.回笼资金,然后用回笼的资金支付工程款,以维持工程的正常进行.当项目建设到1/2时,他们就开始让内部员工以自己的名义和公司签订假的购买合同,并以员工的名义来骗取银行的贷款.并且如法炮制,和四家商业银行分别贷款.当然,其间要对银行的负责人行贿.
     懂点经济常识的人都会分析出来,如果贷款1000万,4家银行分别按5%计算利息,那就是年利息20%,达200万.而一般商业利润只有10%不到.也就是说,这肯定是一个亏本买卖.而
他们还承诺给业主年回报10%.只要知道内情的人,都会分析出,这是一个真实的谎言.然而,就是这样,银行监管机构业主们,却都被蒙在鼓里.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家房地产企业把所有人都骗了,购买他们商铺的业主曾联合起来找过多次,双方还动用过武力,一个了解内情的人说,他从没有亲眼看到过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双方都在用刀砍.因为法律已经在这里失去效力.这个企业的掌门人吴XX,在注册商厦法人时,用的是别人的身份.而且银行也拿他没有办法,如果让企业破产,那所有银行都会得到很大一笔坏账损失,而且相关负责人也可能会有牢狱之灾.而如果大家都顶着不追查,企业照样半死不活的,商厦产权还归吴XX管辖的企业所有,那么一切都会十分平静的.当时流行的一句话说的好: "欠债的是爷爷,欠债
不还的是祖爷爷".以致后来,呼和浩特成为骗子的乐园.好多股内知名企业都不敢来这里投资做生意. 

                                   拆迁队伍靠流氓
     当时呼和浩特房地产业,几乎没有外地的.而本地的企业由于没有竞争,所以大家亲如兄弟.比如几个卖药起家的房地产企业就常常互相拆借资金.
     由于这些卖药起家的老板都是白手起家,所以非常有手段.当时的拆迁市场几乎没有法律制约(现在也很乱),所以他们对于拆不动的钉子户都来硬的.而社会上的混的小流氓成
了他们拆迁队伍的主要成员.所以,当时很大一部分小流氓都借此机会一夜暴富.百姓是" 告状抓不到人,喊冤找不到门" .

     当然,拆迁队伍靠流氓并不是呼和浩特“特”色,在全国都很普遍。有拆不动的钉子户在半夜里推到,把住在里面的人连床带铺盖一起端到大街上。就在去年,呼伦南路的一个项目就在半夜找了一帮流氓强拆了一户居民。看房子的老人,在寒风中卷着被子熬了大半夜,被人送进了医院。这户人家在愤怒中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的光荣传统,找媒体、找政府、挂条幅,整整斗争了一年。成为呼市最牛X的钉子户。报纸也登了、法院也告了,可就是协商不了。这时,正赶上内蒙古自治区六十年大庆,政府担心影响市容,于是组织拆迁办等有关部门把没有拆完的部分房屋拆除干净。把原本这家人在路边搭建的临时窝棚也给清理干净。而承诺给被拆迁人的资金却迟迟没有到位。原本流氓没有完成的工作,居然因为大庆给完成了。

                                           盖起房子没质量


     由于这些一夜暴富的房地产老板,基本都不懂房地产,更不懂房屋建筑.所以,施工单位的包工头肆意弄虚作假.致使那个时间段盖的房子大多有质量问题.甚至不如80年以前
盖的房子好.而这个时期的购房者也很单纯,怕麻烦,即使房屋有渗漏、即使买了房子没房本,即使住进几年没物业,也都凑和这过日子。即使有人带头维权,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几个原本斗志昂扬的老百姓折腾几下见得不到响应也没有了声息。业主们的弱势,助长了开发商的错误(姑且这样说),导致了房屋质量问题的普遍性。这个时候的质量问题较严重的如:防水问题造成的房屋渗漏;水泥标号问题造成的墙体开裂。

      然而,更让业主们苦恼的不只是质量问题,物业的问题随着房地产改革的深化也浮出水面,且无法击沉,亢奋的站在了这个历史潮流之上。几乎每户无辜的居民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物业问题:卫生、保安、噪音污染、水暖维修、暖气问题……一些较真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X伦望兴园小区一位居民,入住不久的一天半夜,厨房自来水管突然开裂,外溢的自来水淹没了整个家,甚至流到了楼下。所有的家具都被水浸泡。损失惨重。可他们找到物业后,得到的答复却是,物业判断他们在装修过程中对厨房的自来水改动过,导致开裂。这户业主其实并没有改动过自来水,被冤枉后,一气之下决定,水管也不修了,水也不用了,物业费也不交了。这样一晃就是三年。由于生活的不方便,他们甚至开始不回家做饭、睡觉。这样的人民内部斗争,在这个城市似乎成为正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