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一是要找准市场卖点,二是要精细经营。”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周女士先后做过服装、花卉、百货等六七样生意,时运流转,如今这些昔日赚钱的买卖如今都有点日薄西山了。周女士想换个行当做做。
身为女人,周女士最能想到的是 “穿”和“吃”。穿,看一看周围铺天盖地的服装店铺,一入其中必然陷入抢逼围的境地,自己并非业内高手,胜出的概率并不大;吃,饭店酒楼也非自己经营长项,赚不到钱事小,失手事大,周女士也不愿意冒这个险。不经意的,在一次境外旅游中,周女士走进了一间零食铺子,色彩鲜艳的果脯、糖果放置在明净的盛器中,被装点得精美可爱,客人们竞相购买,周女士在一边看着心里不由一动:这样的生意似乎有得做!
周女士为自己的判断找到了理由:城市白领正越来越多,消闲市场的份额也正在不断扩大,零食作为消闲食品的一大类,市场绝对小不了,但内地市场上零食只是作为消闲食品的一种,大多零散地“安插”在各种食品店或小摊上,不起眼也不成气候,如果有一家专门的零食铺子出现在市场上,会不会让人眼前一亮呢!领风气之先,必然有可能成为市场的卖点。
找到卖点,周女士并没有匆匆投入,十多年的市场经验已经让她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异,“现在投资任何项目都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包装,零食生意特别要讲究‘卖相’,绝对不能让顾客对你的铺子有老土、不干不净的感觉。”周女士的精细经营理念开始显现出来。
1997年,周女士在上海,这个她财富的策源地开出了其在内地的第一间零食铺子。所有的店装设计全部是由香港籍的设计人员设计的,20多平方米的店堂明净清爽,商品陈列在晶莹透亮的盛器中散发着诱人的光彩,顾客蜂拥而至,人们很快记住了这个镶嵌在镂花窗棂中的小店。周女士已经记不清楚当天究竟做了多少生意,但据说小店开张第一天,周围的几家食品店零食柜台的营业额跌了八成都不止。
生意好,但并非能有丝毫松懈,周女士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放果脯的瓶子,三天必须清洗一次,柜台的清洁一小时一次,必须是全方位的,要将所有的盛器移开,角角落落全部抹干净……”周女士要改变的是人们对零食等消闲食品脏、不健康的感觉。这样的细节关注让员工们很有些吃不消,让消费者却很放心。
有这样一个细节很值得一记:每天店铺打烊后,周女士会要求员工将所有的零食去掉破碎的零食和细屑重新装瓶,呈现在顾客面前的商品必须是最完美的一面。
和一般食品店里各种品牌零食挤杂在一起不同,周女士有意识地对各类杂牌小零食进行了重组,优胜劣汰,将口味、卫生、健康等各要素均符合标准的零食品种一一收归麾下,冠以自己的品牌统一对外销售,甚至于德国进口的巧克力、法国进口的糖果等国外食品也必须冠上自己的大名才能在店里销售。细微的差别,体现的确实周女士的良苦用心:“统一用我的牌子,能给顾客以放心,出了问题找我嘛!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店铺形象”周女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