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视为管理圣典,在他感到困惑的时候,会从彼得·德鲁克的思想中寻找慰籍和启示。菲利普·科特勒的贡献也同样如此,他的诸多营销理论在中国商界耳熟能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管理思想的丛林中,我们总能找到那些声名远播的名字——汤姆·彼得斯、大前研一、约翰·科特……这些富有敏锐洞察力的管理专家,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符号,也对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功不可没。
当然,影响中国管理的并不只是这些西方面孔。在思想交锋的战场中,那些与中国企业摸爬滚打的本土学者也尽显锋芒,他们独到的言论和理念,让很多企业发现自己的盲点和误区。炮轰德龙系和格林柯尔的胜利,就证明了郎咸平敏锐的预见性。
在“影响中国管理
按此标准,我们推荐了郎咸平、卢泰宏、曾仕强、项兵、朱道立、菲利普·科特勒、汤姆·彼得斯、大前研一、约翰·科特、亨利·名茨伯格等十位专家。
或许每位读者心中都有各自的人选,或许与我们所列的大相径庭。因此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
一、德鲁克等已故的管理大师们没有列入其中,虽然今天我们仍然深受他们的影响。
二、中国管理专家中,有的名字也许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我们更看重是:他们对中国管理的认真思考,正在帮助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实践探索,即便是以微妙的方式。
擅长研究 突破理念 代表作品 郎咸平 财务、公司监管、重组、投融资、破产 社会法制化 建立经理人信托机制 《误区》、《操纵》、《运作》、《整合》、《公司治理》 曾仕强 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易经管理、组织行为 管理是修己安人 太极思想 把二看成三 《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领导行为》 《大易管理》 卢泰宏 营销与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营销传播与广告 西方营销思想本土化 品牌资产评估模型 《营销中国》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 《跨国公司行销中国》 朱道立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融通仓思想 二层决策理论 供应链协调系统分析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项兵 财务、家族企业经营模式、法人治理结构 新洋务运动 管理四段论 无 科特勒 市场营销 将市场营销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 《营销管理》 《社会营销》 《水平营销》 科特 领导力、综合管理 成功的组织变革 领导和管理的区隔 《领导变革》 《变革之心》 《变革究竟该怎么做》 彼得斯 企业变革、经营 7S组织变量模型 顾客为导向 模糊管理 《追求卓越》 《解放管理》 《在混乱中繁荣》 名茨伯格 综合管理、战略 管理只是艺术 经理角色分析 手艺式战略 《经理人工作的性质》 《战略规划的兴衰》 《战略远征》 大前研一 公司战略 战略与关键成功因素 日本的商业思维 全球化对民族的影响 《三边势力》 《战略家头脑》 《没有边界的世界》
NO.1 郎咸平
职务:香港中文大学、长江商学院教授
核心思想:
1、 国企改革暴露经理人信拖责任机制的缺失;
2、 股市改革首先要有严刑竣法,否则就是空谈;
3、 人民币升值是某些国际金融机构伙同他们的政府,想借此搞垮中国经济并从中牟利;
4、 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将带来严重经济危机,上海房价是国际炒家联手操纵的结果;
5、产业整合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经营思路的突破是关键问题。
点评:不平则鸣,善用数据说话,郎咸平已成为代表质疑和批评的符号。炮轰德龙系、格林柯尔的胜利,证明郎咸平敏锐的预见性,其犀利的言论常常带给学术界和商界巨大的冲击。
NO.2 曾仕强
职务:台湾交
核心思想:
1、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管理,能极大发挥个人能动性,有助企业发展到最佳状态;
2、 中国式管理属于哲学范畴,而非管理科学;
3、 强调变动性,认为没有弹性的科学管理或制度化管理,不足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迁;
4、 在过分制度化甚至僵化后,用太极和中庸之道进行管理。
点评:对中国式管理,不论是推崇还是批评,但至少确立了中国式管理哲学的存在。这一点具有通用价值,也符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西方管理理论当道的今天,如能恰当地融合中国管理思想,必然会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新的突破。
NO.3 卢泰宏
目前职务:中
核心思想:
1、 中国企业设立首席营销官,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 国际化一种事半功倍的捷径,是通过世界顶级赛事平台获得全球性的品牌暴露;
3、 比较西方营销理论与中国本土实践的出入;
4、 中国消费者的行为与心里分析。
点评:提起中国的营销专家,恐怕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卢泰宏。他在西方营销思想与中国企业实践的精确解读,以及消费者行为与心里的分析,对中国本土营销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的《营销中国》已成为营销人最重要的工作指南之一。
NO.4 朱道立
职务:复旦大学教授
核心思想:
1、 提出处理复杂大系统优化问题的辅助问题原理;
2、 用新的映射单调性,研究网络均衡理论和算法,并获得变分不等式的理论;
3、 把二层决策理论和多类别客户、多目标均衡理论相结合;
4、 金融物流管理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降低大型企业运营风险的作用;
点评:朱道立是国内致力于原创管理理论研究的学者代表。他在复杂决策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创理,被法国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公司、中石油、上汽集团等众多企业应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和算法”,被应用中国轿车市场预测、港口竞争分析等领域。“融通仓思想”被中国储运公司等企业和多家银行推广使用。
NO.5 项兵
目前职务:长江商学院院长
核心思想:
1、 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2、 打造全球化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强制强;
3、 以 市场换股权。
点评:项兵被称为逆向思维洗脑教授,长期针对全球化的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管理四段论、新洋务运动、买下沃尔玛,在企业界均产生很大的反响。
NO.1 菲利普·科特勒
核心思想:
1、 将市场营销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
2、 产品和服务的矩阵结构;
3、 战略计划和营销管理过程,都脱离不了一定的营销环境;
4、 由交易导向到“顾客导向”,得到顾客、调动和保住顾客的技能。
点评:科特勒最大的贡献是,让企业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使商业中心回归注重消费者需求。他将营销理念不断拓宽和延伸,如大量营销、反向营销、社会营销等概念,对中国企业的营销启蒙和创新影响深远。
NO.2 约翰·科特
核心思想:
1、75%-80%靠领导,20%-25%靠管理,提出两种角色的四点不同。
2、成功组织变革的8个步骤。
点评:管理者重在执行和管理,领导的工作则是计划和设想。在中国,这两者往往区分不清,以至扮演不好对应的角色。科特思想的价值也在于此。
NO.3 汤姆·彼得斯
核心思想:
1、 卓越企业具备的8个品质和8个特征;
2、 在混乱中进行有意识的变革,把组织和人员打散后重新组合,激励他们提出创新的想法;
3、 模糊管理。
点评:尽管彼得斯的观点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但中层管理者对他一直青睐有佳。在中层管理者的价值和作用日益不明朗的今天,彼得斯给他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来探讨自己如何破除危机。彼得斯在企业运营层面的研究,对中国的企业管理者而言,启发性和参照性或许更强一些。
NO.4亨利·名茨伯格
核心思想:
1、 经理人的10种角色与工作性质分析;
2、 管理层需要根据执行情况设计战略;
3、 突发性策略,即在连续的变化中管理;
点评:名茨伯格认为管理是艺术,而非科学。在西方商业模式看来,他的观点有些离经叛道。但对中国企业普遍缺少战略团队的管理模式下,他的理论似乎更为受用。
NO.5大前研一
核心思想:
1、 战略不是一套正规的步骤和流程;
2、 提出任何公司都可以采用的四种战略和突破战略思考的三种限制;
3、 专业人才具备的四种能力。
点评:在战略方面,大前研一的思想与名茨伯格相似,没有把战略看成一套正规的步骤和流程,更多的是讲究艺术。他对技术将支撑全球化的预见,让很多人认为他的思想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大前研一关于全球化和战略方面的思想极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