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房地产新动向


2007年3月9日在富力宫酒家举办了“07年地产新动向”论坛。厚土机构主席林少洲、新世界北京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总蔡建伟、阳光100置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范小冲、加拿大LVC国际投资集团总裁魏建军担任本次论坛的特邀主讲嘉宾。

出席此次论坛的嘉宾有(排名不分先后):

林少洲          厚土机构                            主席

蔡建伟          新世界北京项目                     常务副总经理

范小冲          北京阳光100置业集团                 常务副总

魏建军          加拿大LVC国际投资集团               总裁

           北京华美置业                       董事长

            国瑞兴业                           总经理

吴有龙          北京齐致律师事务所                   主任

            旭辉集团                           副总经理

           蓝海财富投资(证券投资)             执行总裁

           北京九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

王志勇          腾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海湾京城房地产                     副总经理

王连洲          金融专家(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    副主任

孙晶莹          广厦集团(东兆长泰投资公司)        副总经理

            北京华侨城                       企业发展部总监

在本次活动中,几位主讲嘉宾针对07年地产动向作了深度的剖析和全面的预测,并与大家分享了在二、三线城市做开发的心得及经验,各位老总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畅所欲言,受益颇丰,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部份嘉宾发表言论摘录如下:

林少洲(厚土机构主席,原北京万科地产总经理):

近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房地产,实际上是对房地产未来的定调。在这个时候谈这个问题很有意义。首先谈到房地产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很重要,应该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是正面的。其次,谈到应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言外之意,就是认可房价上涨的客观事实,关键是控制房价的涨幅。我们对房地产大的局面可以放心。

做房地产应该永远保持灵敏和警觉,宏观调控、调整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很关键。房地产未来的主题应该是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博弈。如果放任市场,房价将不可想象。市场需求很强,资源会供不应求,因而宏观调控不得不出现,否则就会出现泡沫。宏观调控会一直起作用,来调整市场的发展速度和幅度。

对于房地产,我觉得利润还是很高,改变的只是门槛。原来可以用很小的资源做项目,现在不行。首先投入大,资金大。其次要有专业资源优势,有比较强的实力。现在是房地产整合、洗牌的时代,大家可以联盟、合作,成功率就会很高,在当前的格局下找到自己的定位,调整自己去适应发展。

做房地产应该有纵深的眼光,可以在二三线城市,寻找边缘的市场去发展。在北京做项目很难,发展中的城市有很大的空间,应该有“草根本色”,今天的边缘也许就是明天的主流,应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要做好心理准备。

范小冲(北京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

   二、三线城市的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城市的潜力将很大,而且土地多,竞争对手弱,但也有一些问题,如市场不成熟,房价偏低,市场环境不是很好,客户接受能力有限等,在二、三线城市成本控制很重要,如果还抱着一线城市的心态就不行,在管理和开发模式上都应转变。07年房地产大的趋势我们能够看到,会越来越好。中国城市化、房地产所处阶段、土地稀缺等都预示着房地产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房价也是上涨的趋势,与所处的阶段有关,人为不能压制,否则反弹会更大,这是客观规律。房价上涨,对国民经济、老百姓的承受都会产生影响,因而国家宏观调控是有必要的,否则就会出现泡沫。宏观调控对行业持久、稳定的发展是有利的,行业的规范对房地产的前景也有好处。现在房地产竞争的规则发生了变化,过去很多在于资源获取的能力,现在更加重视开发能力,有无核心竞争力,包括管理、成本控制、客户定位等诸多方面。

蔡建伟(新世界新世界北京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

   今年房地产大的趋势仍是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年。原以为两会对房价的关注在去年的基础上呼声会越来越高,在讨论中代表关注房价似乎更敏感。07年宏观调控政策执行落实下,会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房价形成机制,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博弈,就市场因素而言,房地产商的力量大于政府,因为价格永远是市场决定的,永远是供求关系,这是政府不能解决的。这对房地产商是有利的。二,房地产企业永远不可能占上风。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调整,今年、明年政府会加大力度,解决相关问题。政府大力推出廉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限价房、经济适用房过去占的比例很小,商品房还是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个市场判断,对投资项目不断调整,还是有机可乘的。北京的土地储备不足,我们开始向外省做战略调整,去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我们主要选在西南发展,包括重庆、成都等,去年开工的项目有30万平米,房价涨的很快,每平米开发利润的绝对值不如北京,但是投资低,投资回报率高,如果控制成本,会比在北京做得好。

    现在打工族很多在县城买商品房,从市场判断,可能会让政府、老百姓心里平衡一些,但实质没什么变化。值得讨论的问题是购房群体会发生变化,对市场会产生影响,而且会很大。今年在房地产规模上,我们还会按部就班探索着往前走。政策调控风声越来越大,一线城市投资风险增大的情况下,房地产资金会向二、三线城市转,我们应该做一些布局性的研究。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