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卫东《笔名:东南曙光》
——从追忆我的博客情结说起
记得在今年(2006年)3月16日,我试着在新浪博客上开了我的第一个博客,当时还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也是出于个人自我自由发表言论的愿望。只是记得当初,自己还是对这个“新玩意”缺乏熟悉呢,于是就这样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办起了自己的博客,而今回想起来还不乏笑料,在最初时,自己根本不知道哪些网站的博客最具有吸引力。于是在新浪博客里大约混了两三个月,后因为发现其中大都是一些低俗乏味的博客在走俏,出于自我做人风格和个人爱好,于是就沿着互联网错综复杂的路线几经展转,随后到了人民网的强国博客,再到博客网、再到中国网的专家博客、再到企业博客网、再到现在的世界经理人博客。
记得在一次和一个朋友交流有关博客的话题时,我的朋友还给我开玩笑说我是“花花公子”。其实,我感觉这个评说好像有所偏颇,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追求不断展现的进步和新鲜感。因为我的性格就是喜欢追求进取并不断接近完美进步,喜欢追求“至真、至上、至美、至高”的境界,虽然这个境界对我来说是可望不可及,但是我喜欢的却是在追求途中所经历过的乐趣与感受,我喜欢的就是代表整个人类追求认识的永无止境的进步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对我此时的真实写照。
在几经周转中,在漫漫浏览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现在想把它写出以便与各位相互分享。但是我要先提前声明一下,这些毕竟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其或对或错应由读者自己把握,同时对于各个博客网站的相关评论,我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则是有事实依据的,二则是这里毕竟是充分体现公民言论自由的平台,除非各个博客网站把我的以上两个条件全部拿走。
细细回想起来,博客自1998年蹒跚起步以来,现在竟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并共同分享信息价值的最常性平台。其间数目增长之快,变化之广,足以令人嗔目结舌。其中的种类数目之繁,足以上亿计算,随便使用搜索引擎网站搜索“博客”一词,就足以搜出一亿多个的博客,就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媒体也办起了博客来,当然我不是鄙视这些小媒体,但是从一个侧面也足以说明博客本身所富有的影响力与魅力。未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个博客网站的发展局面将是不言而喻的,其前景将是一片看好,其商业价值将会不可估量,笔者也将和各位一道期盼着各个博客网站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附注:本文是我关于博客认识的第一篇短文,以后还将陆续发表出来以飨广大读者,敬请各位读者稍后留意便是!
博客知识连接
Blog是weblog的缩写,中文是网络日志,而博客(Blogger)则是写Blog的人。具体说来,博客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
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
随着Blo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在《市场术语》中对博客的定义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Pyra创始人Evan Williams认为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
佩姬努南的解释是: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其他说法还有:博客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Dylan Tweney),博客是新型的协同媒体,博客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是自组织网络生态,是草根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