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重庆视觉形象 促进重庆飞速发展
周光明
摘要:有效的信息传播,无论对个人、企业、城市、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本文指出,现有重庆形象标志“人人重庆”尚未构成有效的信息传播,力荐“火凤凰”作为重庆的形象标志。并认为,如此定能促进重庆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创新 重庆 形象 发展
一、有效的信息传播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人类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经历了农业经济形态和工业经济形态:现在人类正在迈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形态。信息传播在农业经济形态中发挥的作用甚微,在工业经济形态中已经能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了,在知识经济形态中将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信息传播,无论对个人、企业、城市、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什么是有效的信息传播呢?形象的传播肯定是其中之一。二十一世纪就被称为形象竞争的时代。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进行有效的传播,谁就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重庆市自从1997年成立直辖市以来,一直在谋求树立良好的形象和进行有效的传播,然而进展缓慢,成就不大,与重庆市的发展速度相比还远远滞后,更谈不上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重庆市要完成国家赋于重庆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探索城市带农村新路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搞好开发性移民,发展戽区经济的三大战略任务,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思路,大胆创新,重树能凸显重庆人文精神,更能召示重庆人民努力提高素质,团结互助,奋发上向的良好形象。每一个重庆人都应为此而努力,千方百计地建设好重庆,不能囿于己见,更不能固行已为。
二、现有重庆形象标志“人人重庆”尚未构成有效的信息传播
形象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外在形象又称为视觉形象。虽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在形象,但就传播而言,视觉形象比内在形象更有利于传播,在扩大知名度方面还主要靠视觉形象的传播。重庆现有的视觉形象“人人重庆”(见图一),不能体现重庆的人文精神,不能
图一
凸显重庆的个性和风格,也不具有重庆人文地理标志特征,还缺乏视觉冲击力和振撼力,不能一下抓住视者的眼球,传播效果较差。
据有关方面一年多来对重庆标识“人人重庆”跟踪调查,市民普遍感觉重庆视觉形象有如下问题。
1、不够美观:书法不书法,卡通不卡通,不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观,许多人认为如果按中国汉字书写规范,此标识是一个“庆”的错别字。以此标识所制作的户外广告,车身广告、文化衫被普遍认为欠美观,“人人重庆”徽章免费发放万余枚但佩戴者寥寥无几。
2、文化内涵空洞:难以让人联想到新重庆的地标特征、重庆人的性格、重庆的历史和文化,没有足够的文化背景支持。
3、理念缺新意:“以人为本”是全国乃至世界各个城市都提倡的发展战略,不是重庆的新发明。“人人”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人北京”、“人人上海”和“人人重庆”没有归属上的区别。没有创新就没有兴奋点,这是“人人重庆”缺乏震撼力不能让人过目不忘的原因,也是难以得到民间和学术界认同的原因。
4、识别性差:主题不鲜明,无论从造型还是字表达意都无法让人感知重庆特色。因“庆”字非重庆独特所有之文字元素,大多数人认为:如果作“大庆市”的标识可能更确切得多。习惯上重庆的简称为“渝”而非“庆”,使用“庆”字做标徽的基本元素显然定位不准。
5、实用性差:应用系统的开发决定了一个标志推广的成败。“人人重庆”标识造型呆板,难以进行艺术夸张变形和延伸设计,在工艺美术领域难以得到认同和应用。据重庆新博雅礼品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五月该公司投资数万元与重庆外宣办在四川美院开展“人人重庆”礼品设计赛,师生们对此标识评价甚低,获奖的20多件作品仅有一件可进入商业性开发,但这件产品上市以来基本上无人问津,致使该公司在重庆标识产品的经营中一直处于亏损状况。据三峡博物馆礼品部透露以“人人重庆”为封面的《重庆概览》一书其销售状况也十分不理想。
6、负面联想太多:该标志的结构易让人想起“人重人”,“人压人”和“人整人”,给人一种“大手大脚、有勇无智”,“耿直有余、灵秀不足”和码头文化的感觉。
7、缺乏吉祥美好寓意:造型粗野,缺少和谐之美、吉祥之美,缺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号召力,很难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8.缺乏传播动力:“人人重庆”标识由于缺少视觉美感、文化兴奋点,无法产生振撼力,其传播动力全靠硬广告推动,成本巨大且事半功倍,必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不符合传播学的基本原理。
9.影响了重庆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人人重庆”,作为重庆的城市形象标识,其领袖地位名不符实,必将影响重庆文化、旅游、美术、影视等等其他领域子系统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10.违背了“形象就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二十一世纪是以“符号学”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优秀的形象标识将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人人重庆”,作为重庆的城市形象标识,将削弱重庆城市的文化张力,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障碍。
北京的许多渝籍专家学者,对重庆现有视觉形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甚至要求拆掉北京机场的重庆形象标牌。有的北京学者还认为,这个形象标志辱没了重庆,有宣传性文化之嫌。退一万步来看,即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能引起别人误解的形象,也不是一种很好的形象。总之,现有的重庆形象缺乏识别性,不能起到看到它就看到了重庆的效果。
三、“火凤凰”作为重庆形象标志的理由
用什么形象来代表重庆呢?善于思考和创新的重庆人蔡跃宏先生,用网线把直辖后的巴渝地图40个城市节点相连后形成一只美丽的“巨鸟”图案(见图二),这只“巨鸟”酷似古代巴人的“朱雀”(火凤凰)图腾。特别有趣的是,这只“火凤凰”与重庆生态、经济、人文、
图二
功能神秘对应吻合:主城九区商圈为心脏;长江为主动脉;涪江、嘉陵江、乌江、綦江、芙蓉江、大宁河等水系为静脉系统;主城九区为都市发达经济圈(太阳);头、颈、胸、腹、翅、腿相对应区域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尾、羽、脚爪相对应区域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涪陵、万州两大工业城市分布在两个主要节点上;江北机场和即将建设的垫江国际机场均在鸟的翅膀上;人杰地灵的潼南县为鸟的头部。用这只“火凤凰”来作为重庆的形象代表是再恰当不过了。其理由如下:
1.能体现重庆的人文精神。一个地区的人文精神是这一地区的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共同创造、传承、创新,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它决定着这一地区人民的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地区人民的精神品格,是推动这一地区向前发展的鲜活力。“火凤凰”与重庆地区有着历史的联系。《山海经》曾经有过记载。《山海经•海内经》中有关巴人的始祖有如下记述:“西南有巴国,太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长期研究巴渝文化的四川美院何力平教授指出:《山海经》对巴人起源的载述,是至今对巴族世系最原始的记载,“咸鸟”对挖掘巴人所崇拜的鸟图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中国古代四大图腾。东方之神为青龙,南方之神为朱雀,西方之神为白虎,北方之神为玄武。重庆地处祖国西南,正居南方神位。已故史学家董其祥先生在《巴史新考》中作过这样的解释:“经文中的‘咸鸟’的解读,对我们了解巴人的起源与世系至关重要。”董其祥先生认为,咸鸟应当就是凤鸟,也叫‘玄鸟’……‘玄鸟氏’就是‘咸鸟氏’。传说太嗥氏继太嗥王天下的一个东方部族‘少嗥氏’……是以凤为图腾。”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刘不朽先生指出,咸鸟即太阳鸟,太瞬是东夷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巴民族与太瞬、咸鸟部族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崇虎是后来的演变。”西南大学地理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蓝勇教授认为,火凤凰(咸鸟)是与虎、鱼等一样为早期巴人的图腾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巴人对火凤凰(太阳鸟)的崇拜可能更早一些。可见,“火凤凰”既与重庆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重庆的现在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
如果对重庆的人文精神进行高度概括,可以凝聚一个“火”字。重庆人心热如火,对人热情大方、豪爽耿直、心胸广阔、包容四方、开放进取、不懈奋斗;重庆人性烈如火,干事风风火火、热热烈烈、敢于创新、开拓进取、不屈不桡、坚韧顽强、干劲冲天;重庆人激情似火,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敢说敢做、敢拼敢斗。“火凤凰”反映出的“火”的精神正好能体现重庆的人文精神。此外,重庆火热的天气、遍地的火锅与“火”也分不开。不仅如此,“火凤凰”除了“火”的一面,还有凤凰的一面,凤凰具有许多美好的象征,如吉祥、和谐。重庆具有双重喜庆之意,恰好与吉祥相合,重庆市最近提出的建设和谐重庆,又恰好与和谐相符。“火”也预示着重庆将“火”起来,发展得红红火火。
2.“火凤凰”具有重庆市的地标特征。一个地区的地理标志,应是该地区的地理资源特征和深厚历史底蕴的经纬交错的最佳节点。如前所说,重庆市的四十区县政府所在城市用网线联接起来就是“火凤凰”的外形,“火凤凰”又能体现重庆市历史积淀下来的人文精神,毋庸置疑,“火凤凰”就是那个最佳节点。重庆工学院旅游研究所所长刘聪先生在论及重庆旅游形象主题设计时指出:过去几年,重庆旅游形象设计最难突破的问题是标志形象的包容性。目前重庆旅游的三大品牌:三峡、大足石刻、都市景观以及后续打造品牌的温泉之都、地质公园、峡谷景观、乌江画廊等,其形态、内蕴都很难具有交融性。所以,很难找到一个足以包容全境域资源的具体形象。而“火凤凰”超越了以上所列的具体形象,高屋建瓴,既在全境域内覆盖全境,又从历史文脉上消融了边际,使其无可替代地成为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形象。
3、识别性强便于传播心理学研究显示,人所感觉接收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眼睛,剩下的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通过触觉,另有1%来自味觉。眼睛看得见的物体能够直接进入脑海中……视觉的特殊性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影响印象的众多因素中,视觉因素,即形象外观应受到特别的重视。“火凤凰”具有重庆地图的外形特征,而且非常醒目,容易抓住视者的眼球,只要通过一般性的宣传,人们一眼就会看出“火凤凰”就是重庆的形象标志。
外形美观,寓意美好的事物,总是易于传播。“火凤凰”外形美观,集诸多美好寓意于一身,她既象征吉祥和谐,又象征和平幸福,还象征发展腾飞……。用“火风凰”作为重庆的视觉形象,无疑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如此,这些美好的象征还可以引领重庆市人文精神的进步,有利于“诚信重庆、知识重庆、礼仪重庆、魅力重庆”的实现,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去掉重庆人人文性格中表现出来的较消极的“行为的粗犷性、心理的狂躁性、盆地的狭隘性……”等区域集群个性。
4、社会认同度高。凡是听过“火凤凰”发现经过和看过火凤凰图形的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无一不感到惊喜和认同。大众媒体也纷纷争相报道。《重庆晨报》,《重庆青年报》,《重庆经济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时代信报》,《今日重庆》,《北京科技报》等都有相关的报道,新华网、华龙网、新浪网、搜弧网等等全国数以百计的网站争相转载。为什么“火凤凰”一出现就得到重庆人的普遍认同呢,是因为“火凤凰”与重庆的历史文化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对重庆人具有无比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影响力,她所代表的美好、向上、奉献、和谐与重庆人的价值观相一致。
5、能产生良好的边际效应。《重庆“火凤凰”旅游观光网》今年五月开通以来,点击人数已达26860次,商业版《重庆火凤凰旅游地图》首次印刷十万张将于2007年元旦正式在全市发行。电视旅游专题片《神秘的北纬30°与重庆地理中的火凤凰》经有关部门批准已列为重庆市文化产业招商项目。
“火凤凰”的研究得到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自发的参与和支持,现以收到有关重庆“火凤凰”的理论文献38篇,十万余字,最有代表性的有梁上泉的《神鸟精魂》,谭刚强的《火凤凰——重庆人文精神本源核内》,刘聪的《火凤凰——重庆旅游形象主题突破口》,李安那《火凤凰与重庆美女》,沈国仁《重生共庆咏辉煌》,汤虎的《火凤凰——民间形象创意经典》。
今年12月4日重庆电视台《天天630》专题采访了蔡跃宏的《重庆火凤凰旅游地图》,并在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超过800万人)。“火凤凰”形态本身就具备特殊的审美功能,特别是五只火凤凰组成的重庆市花-----“山茶花”图案,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和更加广阔的延展空间。“火凤凰”所包涵的神秘主义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具有无比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2001年3月,成都金沙出土稀世文物“太阳神鸟金箔”轰动世界,“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提升成都城市形象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个以“太阳神鸟”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成都悄然兴起,除在广告、旅游业、影视得到广范应用外,以金沙遗址为背景,以“太阳神鸟”为视觉元素创作的音乐剧《金沙》,已成为成都市文化品牌,一年多来,金沙国际剧场已接待中外观众二十三万人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火凤凰”一旦成为重庆市的形象标志,其影响力不会亚于成都市的“太阳神鸟”,其边际效应无法估量。
把“火凤凰”作为重庆形象的代表,必能促进重庆的飞速发展。这是因为:
1、 形象美观、寓意美好、识别性强、易于传播,有利于扩大重庆的知名度。
2、 有利于发扬光大重庆的人文精神。
3、 有利于规范重庆人的行为,引导重庆人发扬优良的品格,抛弃不良的品格。
4、 有利于.感召重庆人奋发向上、无私奉献,努力建设好重庆。
5、 有利于.增加重庆人的自豪感和增强建设好重庆的信心。
6、 有利于.能调动重庆人建好自己家园的积极性。
7、 有利于重庆人逐渐形成统一正确的价值观。
8、 能吸引外地游客来重庆旅游观光,有利于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大大增加旅游收入。
9、 有利于吸引外国企业家和投资者来重庆办企业和投资。
10、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重庆工作,提高重庆建设速度。
11、国家之所以把重庆作为直辖市,是希望整合重庆地区的资源,让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协调发展,共同腾飞。火凤凰充分地体现了重庆地区的整体性,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协调发展,整体腾飞。总之,把“火凤凰”作为重庆形象来传播,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播,定能促进重庆的飞速发展。
作者简介:周光明 男,1946年10月生于江津,重庆工商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