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信息是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是反映情况,交流工作,报道热点,分析难点,为领导和上级决策提供参考的良好途径。随着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调研信息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银监部门的重视,竞争越来越激烈,调研信息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调研信息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提升调研信息工作的主动性。信息调研工作是监管工作在理念层次上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是提升监管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为此,要牢固树立调研信息工作为监管服务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并正确处理好信息与监管工作的依存关系,进一步明确调研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增强调研信息为监管工作服务的功能,全面反映监管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揭示监管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既以扎实的监管工作丰富信息题材、充实信息内容,又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报送推进监管工作、提升监管水平。要围绕监管工作重点和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及时调查和反映辖内银行业经营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致力于深层次挖掘和分析,进一步加大深度信息调研的报送力度。
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调研信息报送质量。调研信息是工作的综合反映。调研信息质量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单位工作的水平和成效。因此,一是要严格调研信息的审核把关。要注重对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银行业运行情况和苗头性、潜在性风险的研判,加强信息稿件的审核把关,杜绝在未经审核的情况下以部门或个人名义上报信息;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加强与省局职能部门的联系,定期发布调研信息需求要点,采取联合调研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做好调研信息工作。同时,认真审核、修改好每一篇上报调研信息稿件,努力实现信息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二是培养一支过硬的信息员队伍。通过实施定向培养、开展信息培训、举办监管论坛、以老带新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尽快提高现有信息人员的写作水平,培养一支过硬的信息员队伍,这既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调研信息报送质量的治“本”之道。
三、提高调研信息工作敏感度,主动发掘信息点。一是认真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的重要政策、决定和重大工作部署,多围绕上级的重点工作、领导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重要的社情民意,在深入开展调查的同时,注重多方位、多领域、多角度、多渠道收集信息,注重从一些个案情况、各种会议、文件、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等方面发现信息点,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提炼成信息稿件。二是做好信息归纳工作。按照信息报送“快、真、新、短、直”的要求,信息材料分析要到位,内容要充实,该说透的地方要说透,该有数据的一定要有,该提炼的观点要提炼,该举例的一定要举,不留悬念和疑问,努力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四、完善调研信息工作机制,加强管理和引导。一是要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当好调研信息工作的“带头人”,结合部门工作重点,制定下一阶段调研信息计划,跟踪掌握重要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综合调研信息;要把握好信息报送的频率和进度,避免出现信息报送时有时无、时强时弱现象。二是加强定期通报考核制度。继续执行“录用情况实时通报、录用奖励实时领取、按年进行考核表彰”的制度,职能部门要加强统计、分析,及时提出加强和改正调研信息和课题研究工作的政策建议。
五、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风险提示及预警。一是要办好内刊,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为工作交流、风险提示、情况反映提供服务。从前一阶段反映情况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我们刊登的一些经验介绍、风险提示、情况反映类文章反响较好,希望我们进一步办好这两个刊物,进而构筑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平台。二是要加强专题调研工作,充分发挥前瞻指导作用。当前,宏观调控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要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系统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示。要围绕银行业运行与监管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社会与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金融创新与监管规范的盲点问题等进行调研,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监管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三是进一步做好行业监测工作。加强重点行业监测,既是有效整合监管资源,防范行业信贷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调研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