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发现世界是平的,而实际上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全球通”所主导的世界,我们如何拉近心的距离?
世界真的是平的吗?如果沟通顺畅就一定是。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的民众我们可以断定他们知晓什么叫世界是平的,可在不发达及中国更多的中小城市的乡镇呢?情形恐怕就大不不同。
在“全球通”越来越普及的城市里,虽然我们用“全球通”沟通了全球,人际关系也因为沟通越来越多,而真心的沟通却越来越少,心灵的沟通开始变得遥不可及。《中国新闻周刊》里的一篇文章这样写到一首流行的歌曲:“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越来越薄,朋友之间越来越礼貌,只因为大家沟通越来越少”。可谓是嘤嘤其鸣,求其友声。
这是一个沟通极为扁平的时代,“QQ、MSN、博客、彩信、视频”等沟通方式不断推层出新,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随即变得多元起来。不好意思追求女孩的男生开始有了短信这样避免被拒绝的工具,领导对下级的批评与表扬或者下级对上级的问候都因为沟通工具的变化而变得温馨和个性起来,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也因为通讯工具的便利而变得轻松起来,很多老人也开始了用现代化的沟通手段来表达了对子女那份更为细腻的关怀。
商业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日均发送短信接近12亿条,在这人均一句的一来一往中,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感受到了民族压抑太久了的郁闷情绪开始有了爆发的机会。
在这样一个沟通开始极为普及极为方便和低成本的年代,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似乎已经超越了一般概念上的意义,比如说,手机炒股、手机银行甚至手机博客等等,可以说手机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成了生活中必备、不可缺少的东西,几乎每个人都不能在没有手机的环境中生活,这在不久前的90年代中期都不敢想像。人对通讯工具需求的不断追求,激发了移动通讯商不断改进服务和网络以更好的姿态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中国移动在这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旗下主打的“全球通”品牌更是用一句“让心畅通”的口号,让我们开始缩短了沟通距离同时也让我们打开生命空间,迎接蛮短流长,骚扰短信不断入侵就是很好的例证。
有人说,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引发了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这其中“博客和全球通”品牌的崛起颇具代表意义。一是让每个人都有了在更大的空间里和平台上发布信息的权利,让每个人都开始成为了独立的信息来源,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某种程度上,每个人即报道者。新闻记者这一概念首次面临被稀释的危险。二来全球通为代表的先进通讯技术让人拥有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全球通品牌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一般品牌的所蕴含的内在意义,“让心畅通”的主张,让我们心生了对重塑沟通规则的一丝希望。
技术和产业革命越彻底就意味着我们的商业环境越完善,我们面临的困惑就越多。手机普及的年代,我们面对面的沟通少了,文字及单向的沟通方式多了,双向的直接的沟通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望,在这样虚拟的、冷冰冰甚至无耻的沟通方式开始深入下去的年代,用一句流行的句子来说就是“我们拿什么来拯救自己”?特别是在我们本身觉得没有问题而问题已经来临的时候。
我想,要让我们真正做到“让心畅通”,就必须开始建立真诚的沟通行为,这一定是个前提;我们同时也要懂得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及提升个人对社会的那份责任感,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抱怨和不满。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来构筑我们想要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