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泡沫与股市泡沫可能一起破


只有当经济体系中资产泡沫的价格总额超过了实物经济所决定的市场基础价值总额,从而产生了价格与价值总额的严重背离与非对称时,才会形成泡沫经济。如果用收益还原模型来检测泡沫,我们会发现股价泡沫与地价泡沫是非常平常之事,但只有当股价泡沫与地价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才可形成整体经济规模的泡沫经济。日本上世纪末的泡沫经济表明,当实际股价超过理论股价的2.5倍,并且较长时间持续时,便会产生泡沫经济。

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则一些资产出现泡沫后,另一些资产价格下降,如果时间足够长,则在某个时候,另一些资产的价格将为负,但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了维持其他资产价格的稳定,就产生了货币需求的压力,导致货币供应扩张。货币扩张可以表现为增加货币或放宽信贷条件,或是有游资和外来投机资本的涌入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泡沫经济是一种特殊的通货膨胀,它一般不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而是股价、地价等少数几种资产价格的暴涨,因此称之为“资产型通货膨胀”。下面列出日本泡沫经济产生前后的历年货币供应量,可以看出高达两位数的货币增长率支撑了高股价和高地价。

 

年度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物价增增长率

地价增长率

股价增长率

1984

7.8

2.2

3.2

26.1

1985

8.7

1.9

2.8

22.1

1986

8.6

0

2.8

32.7

1987

11.2

0.9

5.4

48.3

1988

10.8

0.8

10.0

8.7

1989

10.3

2.9

7.6

20.4

1990

10.2

3.3

14.1

—15.2

1991

2.6

2.8

10.4

—15.4

1992

0.1

1.6

—1.8

—26.2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去年末加快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比去年末加快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