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虚&531》丛书阅读指南
中国千百年来所凝炼而成的《周易》从世界源头思辨宇宙,进而演绎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而西方文化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实证提炼创造出实惠的科技体系。《虚物质论&531系统理论》(简称《虚&531》[T1])则踏着时代的节拍,于21世纪来临之际,在中西方文化交接点面上崛起。可见,《虚&531》所处时空位置恰到好处。如此不难理解,《虚&531》首先是部关于思辨世界本原的创新哲学著作,其次是部推介物理哲学指导下的齐家治国之经济管理学专著。其内容自然涉猎宇宙起源、物体构成及其运动规律、理论。欲探索宇宙来龙去脉,必然要求学习、整理古今中外的思辨高哲和科学实证体系。但《虚&531》丛书是先有自成一体的思想原理,然后比较现代流行的人文科技理论,再进行整理、编撰而成。本丛书从物理哲学上提出了人与一般物体的五构素结构、周期寿命及其运行的经济协调行为所遵循的总规律总理论,是开启简朴宇宙论的篇章。
1分钟解读《虚&531》
《虚&531》推定:宇宙史前期是纯能量态。正如现代物理学揭示的那样,宇宙大爆炸发生过程中,能量汤中部分能量变成了包括虚物质、实物质二个层面的广义物质态[T2]。其中实物质[T3]是以原子分子为基础的经典物质概念,而虚物质[T4]是指实物质、力量和热量(简称力热[T5])之外的方向、时间、空间……之范畴。因此,解剖广义物质内涵,我们可以得到实物质、力热、方向、时间、空间五种概念形式。由于它们共同构成物体[T6]且共同支持宇宙存在形式而称之为宇宙五构素或五构素物体,简称五构素[T7]。每个宇宙层次即每个物体都可用这五构素去解析去描述,从而得到单个物体的自然运动规律系。而对五构素中的方向[T8]加以研究得出的方向不变原理[T9]是指物体以消费即生理、精神上的需求为目标的运动不变,沿最佳捷径实现消费的轨迹不变。虚物质主要概念是指同实物质对称的赋予物体生命意义的控制物体运动方向的波特性[T10],丛书第一部《虚物质论》[T11]则是研究虚物质的物理哲学,方向不变原理是其重点。方向不变的重要效应之一是物体沿最佳途径作消费运动,从而实现理想目标。最佳途径意味着对极值与最值的无止境追求,需要极大能力方能实现。但物体按层次结构存在,不可能有无限大能力去实现自己的任意欲望,最多是作逼近最佳途径的消费运动。为了人们能够事半功倍地发挥有限能力,沿测地线[T13](星体在宇宙中运行的最佳轨迹,即最佳途径)实现理想,丛书第二部《531系统理论》[T14]对影响沿测地线作消费运动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进行了创新概括。一方面,据虚物质论将社会矛盾、现象、经济困惑等诊断概括为有限几个论点,主要包括三大要素二大根本点[T15]、总矛盾[T16]、经济基本问题[T17]等,称之为“问题基础论点[T18]”。另一方面,将治理“问题基础论点”的规律理论、工具方法概括成531理论[T19]。遵循五大律[T20]使用三大模件[T21]去达成责权利一致目标[T22]简称“531理论”。这是从“虚物质论”中推导出来的创新经济管理学基础。《531系统理论》正是问题基础论点与531理论的统称。不妨设531理论为“+”,问题基础论点为“-”,当“+”与“-”碰撞发生对称中和反应[T23]时,或释放能量或形成形成平衡体或变成“空无[T24]”状态。释放能量驱动社会进步;平衡体形成即新鲜事物出现;“空无”即事物消失,按俗话说就是矛盾解决了而事物间新的平衡关系也就得以建立了。
《虚物质论》主要研究单个物体自然运动规律,《531系统理论》主要研究二个以上物体社会运动规律,从而得到了人人沿最佳途径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权充分平等的联系交往平台——TMS[T25](TheNetofTotalSocialManagementSystem),即无线网络遥控/意控式全社会自运行装置之网系产品。《虚&531》丛书的物理哲学篇为《虚物质论》,金融经管篇为《531系统理论》。《虚&531》丛书编目结构主要有:《五构素物体论》[T26]、《虚物质论》、《531系统理论》、《20世纪末叶定型社会科学》[T27]、《社会监管理想模型:TMS网系》、《企业公司:一人监管自运转术》[T28]等六册。对该丛书有兴趣者可参阅五构素物体演绎图(图0b)和20世纪末叶定型社会科学图解(图6)。从这二个图中可见,《虚&531》丛书所表达的思想完全是个自洽系统。
《虚&531》丛书题名解
《五构素物体论》、《虚物质论》、《531系统理论》三分册间的关系是描述研究对象与研究成果内容的关系。其中《五构素物体论》是指研究对象——物体,可解析成五个构素来研究,对五个构素的逐一研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虚物质论》主要是对单个物体加以研究获得自然运动规律内容,而《531系统理论》主要是对二个以上物体运动关系加以研究获得社会运动规律内容的描述介绍。由于《虚&531》是由《虚物质论》和《531系统理论》缩合而成的,丛书以《虚&531》命名恰好反映了研究内容,丛书以《五构素物体论》命名则可反映研究对象。
《五构素物体论》的名字由来于宇宙本体论。广义物质中的虚物质和实物质是二个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层面。广义物质亦可简称为物质,而经典物质概念应为实物质。实物质与时空即广义物质构成物体,物体构成社会。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从原子分子到物体到星系,它们都是虚物质载体,简称为载体[T29]。广义物质中虚物质是指控制物体运动方向式“灵魂”效应的支持物,也包括时间和空间;而实物质与时空是指组成物体的结构材料。其中实物质载运虚物质,虚物质寓于实物质中,二者共存于物体中而不分离。时空属虚物质范畴,又是物体外形结构材料。除了从哲学上以广义物质描述物体外,五构素则从数理生化等自然科学角度描述物体。五构素是指构成现实物体或载体的五个组成要素:力热、实物质、方向、时间、空间。能量则是广义物质或五构素的母体。能量在不同宇宙时代的存在状态、种类不同,以致我们观察认识称谓事物也有所不同,且解析角度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宇宙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中,能量状态的典型环节有四个:一是空无进入能量暴发时空点,宇宙诞生前夕呈纯能量态,见图14-1。二是能量汤池爆炸产生宇宙和进入冷胀相[T30]后,部分能量通过辐射、核反应等运动演变出五构素。随着五构素产生,超大统一力[T31]分化为社会引力[T32]、惯性力和大统一力等,大统一力又分解出弱作用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和引力等,同时大统一理论分解为社会运动现象律和自然运动现象律。三是宇宙进入热缩相[T33]后,经黑洞期[T34]压缩五构素物体及其运动力、现象、规律、理论、特征等进入能量态。四是力热、虚物质、实物质作为五构素内涵可以直接用能量单位刻度度量,这同经典唯物观一致。显然,五构素论是对宇宙在生存发展期间的描述,这一时期占了宇宙整个生命周期的绝对多数,而宇宙产生、灭亡转换只占生命周期的绝少部分,如图14-1的黑洞界。鉴于宇宙绝大部分时空呈五构素物体态,因而有必要提出“五构素物体论”来研究宇宙描述世界。也就是说,《五构素物体论》兼顾传统科学的发展演变过程,首先将单个载体(物体)解析成力热、实物质、方向、时间、空间五元来进行自然现象的研究;接着研究二个以上物体的运动及其关系,即社会运动。其方法是以五构素为参量建立五维坐标来解析宇宙描述世界。
《虚物质论》和《531系统理论》二个名字由来于矛盾论。任何物体都是欲望无穷能力有限的矛盾体。实现消费体系[T35]及其实现途径选择的最值问题自然要涉及到欲望无穷与能力有限的矛盾。矛盾产生机制是存在于宇宙层次结构中的物体都要沿测地线实现消费体系,我们称这个机制为物体存在法则[T36]。解析物体存在法则就会出现层次结构论与方向不变原理。前者是能力有限的机制后者为欲望无穷的机制。方向不变原理是关于五构素之一:方向不变的学问。而虚物质波动信息是物体运动方向,是对方向的物质支持。由于对方向的研究引发了对虚物质范畴的研究,于是具哲学意义的《虚物质论》便出现了。物体存在法则中的层次结构论使得任何物体能力有限,而沿测地线运动的方向不变又使得任何物体欲望无穷。这就是说,物体存在法则使自相矛盾的物体组成一个自相矛盾的社会体。社会体的矛盾问题归结成问题基础论点,而消除物体自相矛盾的理论工具是531理论。531系统理论经对称中和反应而转化成物体前进发展的动力,它是社会经济动力,因此具经济管理意义的《531系统理论》就出现了。
综上,《虚&531》丛书是研究物体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综合全部世界知识的学问,因而是面对自然宇宙服务人类的消费科学[T37],是兼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集团科学式总理论,不单单是某方面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是从五构素角度观察物体洞察社会,因而《虚&531》学术成果实质可称为“五构素物体论”。这正简括了《虚&531》的内容,故标称为丛书的总论:《五构素物体论》。显然,《五构素物体论》是对本学术成果关于研究对象的标称,研究对象通称为物体,物体结构元素称谓五构素等。由于《虚&531》学术成果从物理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现有自然科学成果,而目标指向人文社科、金融经济学、管理工程等,因而本丛书第一部是物理哲学篇:《虚物质论》;而第二部是金融经管篇:《531系统理论》。显然,《虚&531》是对本学术成果即成果内容的标称。简而言之,丛书《虚&531》之第一部名《虚物质论》,第二部名《531系统理论》是从研究成果的内容来命名的,且《虚&531》丛书是《虚物质论》和《531系统理论》的缩写简称;而总论名《五构素物体论》是从研究对象来命名的。如本丛书合订出版则可命名为《虚&531》,但最好还是取名为《五构素物体论》。
《虚&531》阅读指南
《虚&531》丛书虽分六部出版,但看本丛书时必须当作一本来读,而且必须从头至尾读,只有看明白了前面才能更容易理解后面。因为研究社会经济与管理学首先得研究组成社会的个人;研究个人就得研究人性及物质规律的一般性,也就是研究物体结构及其运动律;研究物质运动就会追究物质种类和来源,从而触摸到能量粒子(量子)和宇宙起源。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的思路发生爆炸式扩展,既无暇顾及现有学说,更无法局限于某些学科中,读权威书、用圈子里的语言演绎或包装“虚&531”。此外,本丛书是描述一个关于宇宙或世界的完整创新理论,许多概念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许多术语是作者根据必要编造的,前面提出的概念、术语在丛书的后续内容中会出现,而在编写时前面注释了的后面通常不再注释。本丛书基本没有多余的话,每一页都要好好看,包括封面和每一个内页,它们都是相互照应相互解释和互为补充的。因为这是一部以自然科学、控制技术为基础,面向科技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哲学大范畴专著,加之创新术语多、新发现规律理论多而现行概念特少。从封底可以看到,《五构素物体论》是《虚&531》丛书之总论,实质反映了本丛书研究对象为五构素物体。总论的一个特点就是涉及新述语多因而注释多而读起来必然要慢一点。读总论的目的在于先对整个创新体系及功能来个大致了解,以便读《虚&531》丛书后面的内容轻松得多快得多。如果暂不想对《虚&531》思想作深入细解,则不必读正文各分册;如果觉得有必要深入了解《虚物质论》是什么,《531系统理论》作什么用,则接着读《虚物质论》,只有读完《虚物质论》才能更好地理解《531系统理论》,因为531系统理论以虚物质论作哲学指导。只有读了《531系统理论》才能读好关于行政事业、企业公司等监管方面的应用性的第三、四、五部诸分册。普及《虚物质论》,才能建立五构素说、虚物质哲学、方向不变原理、对称中和反应原理、量子经济学[T38]等方面的科技哲学、思想基础;普及《531系统理论》才能建立诊断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及其对应的行政企业监管等方面的数量经济、科技管理基础概念,进而将社会、经济监管方法与设施开发成无人自运转之TMS网系[T40]产品奠定基础。
阅读《虚&531》丛书的指南关键词是:从头到尾章节不漏或蹦或跳前导后解独树一帜对比百科。
本丛书的本质是研究自私现象寻找自私物质。为帮助读者判断《虚论&531》丛书值不值得一读,以下围绕该作品的思想原理、体系结构、功能价值和写作特点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五构素)物体。
中国千百年来所凝炼而成的《周易》从世界源头思辨宇宙,进而演绎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而西方文化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实证提炼创造出实惠的科技体系。《虚物质论&531系统理论》(简称《虚&531》[T1])则踏着时代的节拍,于21世纪来临之际,在中西方文化交接点面上崛起。可见,《虚&531》所处时空位置恰到好处。如此不难理解,《虚&531》首先是部关于思辨世界本原的创新哲学著作,其次是部推介物理哲学指导下的齐家治国之经济管理学专著。其内容自然涉猎宇宙起源、物体构成及其运动规律、理论。欲探索宇宙来龙去脉,必然要求学习、整理古今中外的思辨高哲和科学实证体系。但《虚&531》丛书是先有自成一体的思想原理,然后比较现代流行的人文科技理论,再进行整理、编撰而成。本丛书从物理哲学上提出了人与一般物体的五构素结构、周期寿命及其运行的经济协调行为所遵循的总规律总理论,是开启简朴宇宙论的篇章。
1分钟解读《虚&531》
《虚&531》推定:宇宙史前期是纯能量态。正如现代物理学揭示的那样,宇宙大爆炸发生过程中,能量汤中部分能量变成了包括虚物质、实物质二个层面的广义物质态[T2]。其中实物质[T3]是以原子分子为基础的经典物质概念,而虚物质[T4]是指实物质、力量和热量(简称力热[T5])之外的方向、时间、空间……之范畴。因此,解剖广义物质内涵,我们可以得到实物质、力热、方向、时间、空间五种概念形式。由于它们共同构成物体[T6]且共同支持宇宙存在形式而称之为宇宙五构素或五构素物体,简称五构素[T7]。每个宇宙层次即每个物体都可用这五构素去解析去描述,从而得到单个物体的自然运动规律系。而对五构素中的方向[T8]加以研究得出的方向不变原理[T9]是指物体以消费即生理、精神上的需求为目标的运动不变,沿最佳捷径实现消费的轨迹不变。虚物质主要概念是指同实物质对称的赋予物体生命意义的控制物体运动方向的波特性[T10],丛书第一部《虚物质论》[T11]则是研究虚物质的物理哲学,方向不变原理是其重点。方向不变的重要效应之一是物体沿最佳途径作消费运动,从而实现理想目标。最佳途径意味着对极值与最值的无止境追求,需要极大能力方能实现。但物体按层次结构存在,不可能有无限大能力去实现自己的任意欲望,最多是作逼近最佳途径的消费运动。为了人们能够事半功倍地发挥有限能力,沿测地线[T13](星体在宇宙中运行的最佳轨迹,即最佳途径)实现理想,丛书第二部《531系统理论》[T14]对影响沿测地线作消费运动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进行了创新概括。一方面,据虚物质论将社会矛盾、现象、经济困惑等诊断概括为有限几个论点,主要包括三大要素二大根本点[T15]、总矛盾[T16]、经济基本问题[T17]等,称之为“问题基础论点[T18]”。另一方面,将治理“问题基础论点”的规律理论、工具方法概括成531理论[T19]。遵循五大律[T20]使用三大模件[T21]去达成责权利一致目标[T22]简称“531理论”。这是从“虚物质论”中推导出来的创新经济管理学基础。《531系统理论》正是问题基础论点与531理论的统称。不妨设531理论为“+”,问题基础论点为“-”,当“+”与“-”碰撞发生对称中和反应[T23]时,或释放能量或形成形成平衡体或变成“空无[T24]”状态。释放能量驱动社会进步;平衡体形成即新鲜事物出现;“空无”即事物消失,按俗话说就是矛盾解决了而事物间新的平衡关系也就得以建立了。
《虚物质论》主要研究单个物体自然运动规律,《531系统理论》主要研究二个以上物体社会运动规律,从而得到了人人沿最佳途径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权充分平等的联系交往平台——TMS[T25](TheNetofTotalSocialManagementSystem),即无线网络遥控/意控式全社会自运行装置之网系产品。《虚&531》丛书的物理哲学篇为《虚物质论》,金融经管篇为《531系统理论》。《虚&531》丛书编目结构主要有:《五构素物体论》[T26]、《虚物质论》、《531系统理论》、《20世纪末叶定型社会科学》[T27]、《社会监管理想模型:TMS网系》、《企业公司:一人监管自运转术》[T28]等六册。对该丛书有兴趣者可参阅五构素物体演绎图(图0b)和20世纪末叶定型社会科学图解(图6)。从这二个图中可见,《虚&531》丛书所表达的思想完全是个自洽系统。
《虚&531》丛书题名解
《五构素物体论》、《虚物质论》、《531系统理论》三分册间的关系是描述研究对象与研究成果内容的关系。其中《五构素物体论》是指研究对象——物体,可解析成五个构素来研究,对五个构素的逐一研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虚物质论》主要是对单个物体加以研究获得自然运动规律内容,而《531系统理论》主要是对二个以上物体运动关系加以研究获得社会运动规律内容的描述介绍。由于《虚&531》是由《虚物质论》和《531系统理论》缩合而成的,丛书以《虚&531》命名恰好反映了研究内容,丛书以《五构素物体论》命名则可反映研究对象。
《五构素物体论》的名字由来于宇宙本体论。广义物质中的虚物质和实物质是二个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层面。广义物质亦可简称为物质,而经典物质概念应为实物质。实物质与时空即广义物质构成物体,物体构成社会。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从原子分子到物体到星系,它们都是虚物质载体,简称为载体[T29]。广义物质中虚物质是指控制物体运动方向式“灵魂”效应的支持物,也包括时间和空间;而实物质与时空是指组成物体的结构材料。其中实物质载运虚物质,虚物质寓于实物质中,二者共存于物体中而不分离。时空属虚物质范畴,又是物体外形结构材料。除了从哲学上以广义物质描述物体外,五构素则从数理生化等自然科学角度描述物体。五构素是指构成现实物体或载体的五个组成要素:力热、实物质、方向、时间、空间。能量则是广义物质或五构素的母体。能量在不同宇宙时代的存在状态、种类不同,以致我们观察认识称谓事物也有所不同,且解析角度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宇宙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中,能量状态的典型环节有四个:一是空无进入能量暴发时空点,宇宙诞生前夕呈纯能量态,见图14-1。二是能量汤池爆炸产生宇宙和进入冷胀相[T30]后,部分能量通过辐射、核反应等运动演变出五构素。随着五构素产生,超大统一力[T31]分化为社会引力[T32]、惯性力和大统一力等,大统一力又分解出弱作用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和引力等,同时大统一理论分解为社会运动现象律和自然运动现象律。三是宇宙进入热缩相[T33]后,经黑洞期[T34]压缩五构素物体及其运动力、现象、规律、理论、特征等进入能量态。四是力热、虚物质、实物质作为五构素内涵可以直接用能量单位刻度度量,这同经典唯物观一致。显然,五构素论是对宇宙在生存发展期间的描述,这一时期占了宇宙整个生命周期的绝对多数,而宇宙产生、灭亡转换只占生命周期的绝少部分,如图14-1的黑洞界。鉴于宇宙绝大部分时空呈五构素物体态,因而有必要提出“五构素物体论”来研究宇宙描述世界。也就是说,《五构素物体论》兼顾传统科学的发展演变过程,首先将单个载体(物体)解析成力热、实物质、方向、时间、空间五元来进行自然现象的研究;接着研究二个以上物体的运动及其关系,即社会运动。其方法是以五构素为参量建立五维坐标来解析宇宙描述世界。
《虚物质论》和《531系统理论》二个名字由来于矛盾论。任何物体都是欲望无穷能力有限的矛盾体。实现消费体系[T35]及其实现途径选择的最值问题自然要涉及到欲望无穷与能力有限的矛盾。矛盾产生机制是存在于宇宙层次结构中的物体都要沿测地线实现消费体系,我们称这个机制为物体存在法则[T36]。解析物体存在法则就会出现层次结构论与方向不变原理。前者是能力有限的机制后者为欲望无穷的机制。方向不变原理是关于五构素之一:方向不变的学问。而虚物质波动信息是物体运动方向,是对方向的物质支持。由于对方向的研究引发了对虚物质范畴的研究,于是具哲学意义的《虚物质论》便出现了。物体存在法则中的层次结构论使得任何物体能力有限,而沿测地线运动的方向不变又使得任何物体欲望无穷。这就是说,物体存在法则使自相矛盾的物体组成一个自相矛盾的社会体。社会体的矛盾问题归结成问题基础论点,而消除物体自相矛盾的理论工具是531理论。531系统理论经对称中和反应而转化成物体前进发展的动力,它是社会经济动力,因此具经济管理意义的《531系统理论》就出现了。
综上,《虚&531》丛书是研究物体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综合全部世界知识的学问,因而是面对自然宇宙服务人类的消费科学[T37],是兼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集团科学式总理论,不单单是某方面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是从五构素角度观察物体洞察社会,因而《虚&531》学术成果实质可称为“五构素物体论”。这正简括了《虚&531》的内容,故标称为丛书的总论:《五构素物体论》。显然,《五构素物体论》是对本学术成果关于研究对象的标称,研究对象通称为物体,物体结构元素称谓五构素等。由于《虚&531》学术成果从物理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现有自然科学成果,而目标指向人文社科、金融经济学、管理工程等,因而本丛书第一部是物理哲学篇:《虚物质论》;而第二部是金融经管篇:《531系统理论》。显然,《虚&531》是对本学术成果即成果内容的标称。简而言之,丛书《虚&531》之第一部名《虚物质论》,第二部名《531系统理论》是从研究成果的内容来命名的,且《虚&531》丛书是《虚物质论》和《531系统理论》的缩写简称;而总论名《五构素物体论》是从研究对象来命名的。如本丛书合订出版则可命名为《虚&531》,但最好还是取名为《五构素物体论》。
《虚&531》阅读指南
《虚&531》丛书虽分六部出版,但看本丛书时必须当作一本来读,而且必须从头至尾读,只有看明白了前面才能更容易理解后面。因为研究社会经济与管理学首先得研究组成社会的个人;研究个人就得研究人性及物质规律的一般性,也就是研究物体结构及其运动律;研究物质运动就会追究物质种类和来源,从而触摸到能量粒子(量子)和宇宙起源。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的思路发生爆炸式扩展,既无暇顾及现有学说,更无法局限于某些学科中,读权威书、用圈子里的语言演绎或包装“虚&531”。此外,本丛书是描述一个关于宇宙或世界的完整创新理论,许多概念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许多术语是作者根据必要编造的,前面提出的概念、术语在丛书的后续内容中会出现,而在编写时前面注释了的后面通常不再注释。本丛书基本没有多余的话,每一页都要好好看,包括封面和每一个内页,它们都是相互照应相互解释和互为补充的。因为这是一部以自然科学、控制技术为基础,面向科技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哲学大范畴专著,加之创新术语多、新发现规律理论多而现行概念特少。从封底可以看到,《五构素物体论》是《虚&531》丛书之总论,实质反映了本丛书研究对象为五构素物体。总论的一个特点就是涉及新述语多因而注释多而读起来必然要慢一点。读总论的目的在于先对整个创新体系及功能来个大致了解,以便读《虚&531》丛书后面的内容轻松得多快得多。如果暂不想对《虚&531》思想作深入细解,则不必读正文各分册;如果觉得有必要深入了解《虚物质论》是什么,《531系统理论》作什么用,则接着读《虚物质论》,只有读完《虚物质论》才能更好地理解《531系统理论》,因为531系统理论以虚物质论作哲学指导。只有读了《531系统理论》才能读好关于行政事业、企业公司等监管方面的应用性的第三、四、五部诸分册。普及《虚物质论》,才能建立五构素说、虚物质哲学、方向不变原理、对称中和反应原理、量子经济学[T38]等方面的科技哲学、思想基础;普及《531系统理论》才能建立诊断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及其对应的行政企业监管等方面的数量经济、科技管理基础概念,进而将社会、经济监管方法与设施开发成无人自运转之TMS网系[T40]产品奠定基础。
阅读《虚&531》丛书的指南关键词是:从头到尾章节不漏或蹦或跳前导后解独树一帜对比百科。
本丛书的本质是研究自私现象寻找自私物质。为帮助读者判断《虚论&531》丛书值不值得一读,以下围绕该作品的思想原理、体系结构、功能价值和写作特点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五构素)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