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联储减息的实际效果


2008年美联储减息的实际效果

 

    目前,美联储减息追求的预期效果:刺激经济增长,提升就业。但是,按照伯南克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判断,在短期之内是无法实现的。首先,因为次贷危机还有第二波冲击;其次,货币政策的要产生效果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即所谓“时滞”(一般在6个月左右);第三,在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遭受重大打击的情况之下,下调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的作用相对有限。

    减息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美联储减息的实际效果还在于对外界进行调控,套利投机的作用更大。第一,使美元贬值继续朝着既定的目标运行,使之达到某种极限,在美元汇率的极限点,一些反应迟钝的美元资产持有者会无法忍受,从而选择在美元汇率最低时卖出美元资产,此时,美联储会采取反向操作。美元贬值,首先发出尖叫的是外国债权国,而不是美国。美元持续贬值,无法忍受的还是外国债权国,而不是美国。而目前,这个时机还远远没有到来。第二,在整体上赖帐,减少负债的实际负担。我们注意到,尽管美国人大肆举债,但美国相对国民收入而言的净债务几乎没有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一方面美国为自己的债务支付非常低的利息;另一方面,它从外国资产中获得的收益则很高。这种收益抵消了部分债务。此外,美元币值下降,这种效应因此得到了放大,因为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的美元价值提升了,而用美元结算的债务的总值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是美国玩弄的金融魔术——在举债的同时又不增加债务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