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的新变化


俄罗斯被认为是北部的巨人,容易联想到北极熊,那绝对不是什么温顺的动物。俄罗斯人具有强烈的大国沙文主义心理,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多数时间俄罗斯被休克疗法搞得几乎休克。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毕竟不会那样很难看地死去,今天,俄罗斯的变化也许令人更惊讶。

下面是一些报刊关于俄罗斯新变化的报道: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调查还表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对俄罗斯来说,保持稳定比急剧变革和激进改革更重要。有34的受访者说,稳定不意味着停滞不前,他们确信“国家正在继续发展”,而且52%的人认为是“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007年俄罗斯金融储备已突破4202亿美元大关。以俄罗斯提前偿还巴黎俱乐部120亿美元的债务为里程碑,俄罗斯不再看西方脸色行事,并对外界打压进行有力还击。

俄罗斯人对国家总体发展趋于肯定。不少机构的民意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尤里·列瓦达分析中心今年5月对2000多名俄罗斯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有34俄罗斯人总体上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很多受访者对未来满怀希望。俄罗斯国家保险公司战略研究中心8月公布的资料表明,俄罗斯各大中城市里的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多出13,他们认为自己福利有所增长而且还会继续增长。俄罗斯全俄舆论研究中心近日的调查结果也显示,70%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近一年来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得到了改善。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代俄罗斯青年人雄心勃勃,76%的人相信自己至少能取得同父辈一样的成就。

俄罗斯《新闻报》公布的一个调查结果表明:近60%被调查的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拥有中等收入,约30%的受访者说自己是穷人。还有11%的人称自己“收入颇高,甚至非常高”。但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俄罗斯人的消费观念也渗透着乐观情绪。

根据俄罗斯旅游署统计,2006年共有2000多万俄罗斯人出国旅游。俄罗斯人的钱包渐鼓,出境目的国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到土耳其的游客多,原因是价格便宜,但现在俄罗斯人最青睐的国家除了中国和埃及外,排前儿位的是泰国、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

    进入新世纪以来,巨型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生根发芽。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末,如果谁在超市里买满满一大车食物肯定会招来很多嫉妒的眼神.而现在很容易就可以在欧尚、麦德龙等大型连锁超市里,看到推着车一买就是几百美元东西的人。有意思的是,被俄罗斯媒体评为消费情绪最为乐观的不是大城市的居民,而是远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城市居民。管俄罗斯人的平均工资每月能达到500美元,但莫斯科的楼市均价已经到了每平米5000美元了。奇怪的是,还是有人买房,开发商也还是继续圈地盖楼。记者还注意到,在各个车行里不同款式的汽车几乎都断货,要订货需要耐心等上几个月。看着不断升高的大楼、翻新的公路、越来越多的汽车和丰富的商品,真难以想象若干年前俄罗斯萧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