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百姓还不起贷款告诫我们什么?


  薛昭顺

  美国次贷风暴发的信用危机还没有结束,消费性贷款呆账又成为蓄势待发的火药库,据美国《工商时报》报道,美国各大银行近来勾销的消费性贷款呆账金额越来越大,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承保的银行非不动产贷款呆账于今年1到9月蹿升至17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9亿美元呆账增加27%。这是因为许多美国借贷人还不起贷款所致。

  根据美国FDIC的数据显示,银行对个人购买家具、家电与汽车的消费性放款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此金额在去年暴增逾500亿美元,是受到密切注意的消费指标。而银行消费性贷款呆账激增,反映出消费趋势走疲,借贷者还贷发生困难。

  根据美国FDIC公布的季度银行概况显示,与去年同期相较,还款拖欠三十到九十天的消费性贷款于第三季增加18%;拖欠九十天以上的消费性贷款增加2%。美国非营利研究组织负责任放款中心的哈沛林指出,有多少消费性贷款呆账是由次贷问题引起尚不得而知,但有充分数据显示抵押贷款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联密切。

  我们应从美国百姓还不起贷款中得到什么告诫呢?

  透支消费一定要量力而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与经济强国美国的消费水平更是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可这几年,我们在引进诸多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发达国家的消费理念,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透支消费,享受生活。相信许多中国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个老太太,她很穷,为了享受生活,30年前向银行借贷买了一所房子,快死时还清了银行全部贷款,享受了一辈子的有房生活。可中国的一位老太太就不同了,为了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她一辈子风餐露宿,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够了买房子的钱,可她也到了生命的尽头。我相信不少中国人都听到过这个故事,也起发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于是贷款消费成为新一代人的最佳选择。

  张先生,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夫妇二人都在工厂上班,2006年,两个孩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可凭借他们的积蓄,连一套房子也买不起,为了早日给孩子完婚,他们以自己的房子作抵押,向一家商业银行申请了一笔20万元的按揭贷款,年底又以新房作抵押,再向另一家商业银行申请借贷20万元。如今夫妇俩已经背上了40万元的借贷,可要还上全部贷款,在预期收入只增不减的情况下,需要全家人20年的共同努力。老张说,下半辈子我们只能在沉重的包袱下艰苦奋斗了。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房奴,还不上贷款的大有人在,根据北京商业银行的上市报告披露,北京银行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从2005年年末的5.12%上升到2006年年末的5.63%,并进一步上升到2007年1季度的5.76%,主要是由于汽车消费贷款和其他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所引起的。汽车消费贷款不良率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更高,2006年达到了31.13%。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加强,消费贷款的不良率虽然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随着经济形势和个人收的不可预测性,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将永远伴随着每一个借贷者。

  目前,我国的汽车消费贷款、助学商业贷款等一些贷款品种都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延伸,被称为黄金贷款的个人住房贷款也出现不良率上升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将消费贷款移作他用,投入风险很大的股市,更是让人担忧,如果出现投资失败,会有多少人还不起银行贷款?谁又能保证美国的悲剧不会在中国重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