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英雄”的思辨


  时势造英雄。

  英雄有大小之分。

  大英雄,或是豪气冲天之侠客义士,如荆轲般慷慨赴义,“提携玉龙为君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万死而不辞;或是驰骋沙场之骁勇武将,像云长般于万军从中取上将项上人头,诛文丑斩颜良过五关斩六将;抑或是纵横捭阖之一代枭雄,若项羽般叱咤风云,死而不屈。

  大英雄,非大时势不可造也!因此,大英雄必然产生于大时代。如三国便是一个风云诡谲的大时代,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那一个不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连主讲者易中天先生也是英气逼人,英姿飒爽,沾染了些许英雄气概。然而,大时代非人人可以遇得——果真遇得,我等成不了大英雄之小民,只有转死于沟壑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兴亡多少事,百姓一样苦。所以,不太期盼大时代的到来。

  大英雄,往往具有不可复制性,一般都是“天才英雄”,所以,不可效仿。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董卓与曹操的做法就很不同。故而,董卓乃乱臣贼子,曹操与周公堪比。诸葛亮治蜀,实际上也是挟“刘禅”以发号施令(只不过一般的史学家不愿承认罢了),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得又比曹操光明正大。若论文功武治,三国时代真正可堪大英雄者,吾独佩服两人,乃孟德与孔明也,此二人乃“真英雄”。“真英雄”,不啻是时代所造英雄,他们也创造时代。其他英雄,如关羽、张飞、赵云、周瑜、陆逊之辈,顺势而为,可堪大英雄,但断非“真英雄”。

  所以,大英雄如皎皎明月,只可仰视,不可效仿。我等小民,能在治世时洗一洗冠缨,已算万幸。上无愧于天,下无怍于心,用一生,做成哪怕一件事,也无枉来此一遭。其实,大英雄毕竟凤毛麟角,小英雄方是恒河沙数。

  愿做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