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正规车站内竟也藏着“黑车”


 

昨天的大河报报道了这样一则看起来很平常的新闻:郑州市紫荆山立交桥旁的河南饭店内,有一家常年经营郑州、信阳客运专线的非法站点。对此,郑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违章处理室主任石乐亮说,该客运站点确系违规设立的“黑客运站点”。他们多年来已接到了不少市民的举报,并多次出动执法人员查处、取缔,但对方总是查了再开,与执法人员周旋。

 

既然多年来都没有取缔掉,估计这个所谓的“黑站”还会继续运营下去。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尤其是在春运坐车难的日子,多跑一趟车,就多载几十人,也算是为政府分忧,为旅客解困。因此,乘客宋先生说:“我们也知道这个车站不合法,但坐车确实方便,全程高速,再说,坐好几年了都没出过事儿,也不想去别的地方坐车了。”而乘客周先生更以赞赏的语气分析说,该站点经营机制灵活、服务便捷是一个重要原因,值得正规车站借鉴、学习。

 

这些也许是“黑站”在政府执法部门屡屡查处下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吧。不过当你看了下面一个现象,估计就会认为执法部门的说法或许只是一个借口。

 

郑汴路长途汽车站也有发往信阳方向的线路。上月初,笔者受一个朋友所托,送他的母亲回信阳市光山县。笔者先问该车站值班人员有没有到光山的车。对方说有,早上8点多,马上就发车。然后去售票窗口买票。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售票员竟说这里不卖到光山的车票,要到车上买票。那车在哪里呢?“在后院,出门往左,向南走,车都停在那里,在那里上车买票。”“你们不是一家吗,归不归你们管?”对方闭口不言。

 

按照售票员的指点,笔者出了售票大厅左拐向南走约百米地方(也就是车站的后院),发现了两间平房(也许是多间),门前停着几辆车。走近一看,果然是郑州到光山的车。看上去还挺新、挺豪华的。

 

后面的发生的事情正如大河报记者在河南饭店看到的那样,车票不是从微机里打印出来的,而是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车票,随手撕一张。那时春运还没有开始,票价还比较便宜。

 

无需从大厅内买票,携带的行李就更不用接受安全检查了。笔者估计,这个站点应该也跟存在于河南饭店内的那家站点一样,属于交管处所说的“黑站”。据说,这个站点也存在很多年了。

 

问题是,既然大厅里的售票员都让乘客“去后院上车买票”,那么,交通执法部门更没有理由不知道这里面存在一个“黑站点”了。可为什么不来查处、取缔呢?该不会对方也与执法人员周旋吧。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黑站”竟跟“白站”相安无事,和和满满。

 

不知道其它的正规车站内还有没有这样的黑站点?

 

尽管服务好,乘车方便,旅客还是有意见。在河南饭店内站点乘车的旅客抱怨道:平时郑州到新县票价是90元,现在却涨到了180元,涨了100%。单从涨价幅度来看,涨了一倍,是够高的了,称之为“黑站”似乎一点也不为过。可是,比起正规站点的标准价,也许这也就那么回事了。不信请看下面一段对话,是1月23日交通部长李盛霖来到洛阳汽车站,随机跟一名司机的对话:

 

李盛霖:到温州的标准价是多少?

 

司机:550多元。

 

李盛霖:(春运)第一天票价是多少?

司机:现在卖380(元)。

 

李盛霖:春运前卖多少?

 

司机:最低只卖到200多(元)。

 

国家规定的标准价竟是平时票价的2.5倍,即便是执行价380元,也比平时票价高出180元,接近100%的涨幅。不知道李部长听到这样的答案是什么样的心情,不过总算没有说出像“大部分班次都达到了标准价,有的没有达到标准价。你看洛阳到郑州,标准价45(元),实际只卖39(元),这个价格,乘客肯定高兴!”这样无耻的话来。如果笔者也在场,真要问问现场旅客到底有多高兴。

 

不过也能理解,李部长去车站买票回家过年的经历究竟是哪一年的事啊,估计连他自己都忘了。

 

不难看出,单从价格上说,这些非法营运站点的票价并不比正规车站的票价高,正规车站表现得甚至更“黑”。

 

现在正处于春运高峰期,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该取缔这些没有正规手续的“黑站点”。但是不取缔并不代表有关部门不去监管,不去规范,否则将是对旅客的安全极端不负责任,最大的失职。

 

旅客选择乘坐这样的车回家,是源于其价格适中、服务周到、乘车方便,甚至是童叟无欺的诚信原则,而这些恰好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国有垄断企业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正如一位乘客所说的,值得正规车站借鉴、学习。说得很到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