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海涛

.

65%家庭的青年是“啃老族”是个伪命题


 

河南省政协委员卢一博在调查中发现,目前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可能成为未来家庭的“第一杀手”。因此,卢一博建议政府免费对这类群体进行就业培训。

 

既然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那么由此推导出65%的青年是“啃老族”相信也不会离谱了,甚至会高出这个数字。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标题,笔者不禁心里一颤,既然中国有这么多“啃老族”青年,复兴中华还有希望吗,中国的明天还会前途一片光明吗?

 

“啃老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在数量上越来越多,都是事实,理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虽然不知道卢委员就职于哪个行业,但其专门对这个现象进行专门调查,并...

Read more

三五年后,我们就可以告别“一票难求”吗


每到春运,返乡买票就成了一个让广大旅客、政府部门头疼的老大难问题。过去十多年如此,估计今后几年仍然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这不,1月18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表示,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根本原因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再经过三到五年,京哈、京广、京沪、陇海(东段)、哈大、东南沿海等客运专线将全线贯通,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网将初步形成。到那时,“一票难求”的状况将会明显改善。
 
于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闻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解“一票难求”,请等“三五年”。应该说这样概括很准确、通俗、易懂。不过,听到这样一个消息,笔者的心情还是高兴不起来。不...

Read more

咄咄怪事,正规车站内竟也藏着“黑车”


 

昨天的大河报报道了这样一则看起来很平常的新闻:郑州市紫荆山立交桥旁的河南饭店内,有一家常年经营郑州、信阳客运专线的非法站点。对此,郑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违章处理室主任石乐亮说,该客运站点确系违规设立的“黑客运站点”。他们多年来已接到了不少市民的举报,并多次出动执法人员查处、取缔,但对方总是查了再开,与执法人员周旋。

 

既然多年来都没有取缔掉,估计这个所谓的“黑站”还会继续运营下去。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尤其是在春运坐车难的日子,多跑一趟车,就多载几十人,也算是为政府分忧,为旅客解困。因此,乘客宋先生说:“我们也知道这个车站不合法,但坐车确实方便,全...

Read more

蒋副局长因会上打盹而丢官,你说冤不冤?


 

如果说昆明市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蒋文辉,是新年以来国内最倒霉的官员,估计一点也不夸张。2月20日,在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而向县委提出辞职。笔者估计,蒋副局长的“辞职”带有被动地、被迫无奈的意味。因为在与会人员在台下瞌睡并不是个别现象,为此付出的代价一般是“瞌睡虫”事后认个错,写个检讨一就能过关,无论如何也跟“辞职”扯不上关系。

 

在笔者的潜意识里,官员辞职一般是由于工作上出现严重失职行为,并导致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比方在去年山西“黑窑工事件”,最后导致一批官员辞职或者被撤职,但这个事件的严重性根本不能与会上打瞌睡行为相...

Read more

大盖限价房,真能推高房价?


茅于轼老先生一直是笔者尊重的经济学家。比方他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不向政府要钱不向富人募捐,开办家政学校助农民工就业(据说还遭了官司),提供小额贷款助农民创业致富,体现了一位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为世人赞不绝口。但是在对待房价问题上,却对政府推出的经济适用房政策非常不解,猛力抨击。至于原因,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这不,不久前,老人家再次就当前的房价问题发表高论,认为政府大建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可能推高房价。 此论一出,舆论哗然,痛骂声不绝入耳。
 
笔者这里想问的是,如果政府大建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其实更是限价房)会推高房价,那么最近几年全国房价如同火箭升天般暴涨,又作何...

Read more

徐教授的道歉信叫人汗颜


本来不打算对徐教授与牛刀先生之间的深圳房价赌局的一事作评论。因为,堂堂的北大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终身教授,徐滇庆已准备在媒体上作整版广告向深圳人民道歉,赔了银子不说,更丢了颜面,也挺可怜的。

 

况且,这一年来,徐教授每一次针对深圳房价的大胆预测,到头来,得到的无一不是全国人民尤其是网民的质疑和臭骂声,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已是伤痕累累,现在再在伤口上撒把盐,也太不够意思了,太不人道了。

 

但是,纵观徐教授昨天在报纸上发表的道歉信,几乎没有一丝一毫道歉的诚意,倒有卖弄学问的嫌疑。于是乎,笔者实在忍不住了,说上两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一年...

Read more

断供者不能成为房价理性回归的”拦路虎”


据媒体报道,由于目前房价较购买时下降了30%,深圳市一些业主摇身变为“断供者”,也就是说业主不再向银行还月供,房子也随之让银行收回。一些所谓的专家甚至放言:如果深圳市房价再下降20%,超过1/3的住房贷款将不能收回。

 

果真如此,还真是个不小的问题。于是乎,有专家、学者据此向政府建言:紧缩政策该休息了,房地产救市已到了刻不容缓地地步。

 

不过看了今天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相信救市一说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5月低1个百分点;环比价格与上月持平。这个数据相信是准确的,...

Read more

开发商将是下一个楼市“裸泳者”


去年全国房价疯长,获取暴利的群体除了开发商,再一个就是炒房者了。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大普通购房者在高房价中备受煎熬。

 

今年,随着一些城市房价的理性回归,比如深圳部分楼盘价格跌幅超过30%,再加上市场上观望气氛浓厚,一些在高位接盘的炒房者成为所谓的“断供者”,成为潮水过后的“裸泳者”。这也怪不了谁,连小学没毕业的人都知道,高利润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

 

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和炒房者处在同一个战壕、利益绑在一起的开发商,会不会也成为下一个“裸泳者”呢?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自2003年开始,包括上海、深圳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了...

Read more

喜见地产股上演惊天大暴跌


喜见地产股上演惊天大暴跌

奥运会进行到第四天,在一片维稳声中,沪深股市再次出现了“黑色星期一”行情,两市股指下跌均超过5%。如果将上周五的跌幅计算进来,上证综指两日跌幅超过9%,盘中板块无一幸免,这其中,地产股跌幅尤其引人注目。

 

本次跳水行情,地产股无疑是跳得最深者之一。且不说盘中指数一度跌破2300点,股指一下子被打回到一年半前,单单是上周五7.5%、本周一6.97%,两日跌幅接近14%,更是远远超过同期大盘的跌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产股对本次股市暴跌“功不可没”。

 

从暴涨到暴跌 曾今的宠儿变成今日的弃儿

 

在2006年底,2007年初,...

Read more

开发商或已错过最佳降价时机


开发商或已错过最佳降价时机
连日来,中国奥运健儿连连在家门口的赛场上揽金夺银,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光无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市和楼市却似寒风中的小草,摇摇摆摆,哆哆嗦嗦!
 
8月18日,在万科的带动下,地产股全线下跌,无一飘红,上午跌幅超过3.5%。而全天跌幅高达7%!
包括万科在内的地产股为何如此脆弱?笔者认为,这似乎跟房地产市场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利空消息不无关系。
8月18日,《理财周报》刊出了《9大地产商资金告急 241亿公司债成救命稻草》为标题的新闻,迅速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这一极富震撼力的“炸弹”会在股市上掀起多大的波澜,不难预料。

 
当日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