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到远超买房消费能力时为何还能不降反升?


 

                   黄飞鸣 

任何国家,买不起房的人应该是少数人,住廉租房的应该是少数人,多数人都应该有能力买房。那么,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房价高到远远超买房消费能力时为何还能不降反升?

有网友说20081月份的《青年文摘》报道,日本东京的房价也不过是工薪阶层年薪的5倍,而他所在的城市平均工资不过1600,按年薪2万算,要买得起一个100平米的房子,不吃不喝还需近40年。况且这是比较便宜的房子了。因此他疑惑:“大部分人都买不起房的时候,建好的房,卖给谁?”

 

当房价高到远远超出满足买房为住的需求时,而房价还能不降反升,该如何解释?可能很多人都很关心!

 

大多数人会说:地产商和炒房投机者以及他们的吹鼓手们说房价不该跌、不能跌、应该继续涨,因为:“如果房价下跌就会增加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会导致银行的危机;还有,房价下跌会使得广大已购房者的资产大大缩水,从而使得这些普通人群的资产出现大幅贬值,及导致负资产人士急剧增多;同时,如果房价下跌,就会引起房地产市场信心的多米诺骨牌可能会开始崩溃,并可能引发其他的市场混乱。”对此种理由的批驳大家可以参看一下易宪容昨天的博客里的文章中国的房价不可下跌吗?(下面有链接)

 

在此我要说的:在地产商和炒房投机者们的眼里这些房子不仅是为了住,甚至就不是为了住,而是作为他们赚钱的工具,所以房子质量他们不管好坏,只要包装好,能骗过银行信贷员的眼睛,甚至他们与信贷员勾结,能搞到贷款就OK

当然,这里也不否定他们经过几轮炒作(按揭——转按揭——再按揭…)赚足了也卖给那些“冤大头”。

下面我讲到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来说明:

 

假设:

一炒房者购一100平米的房子(地段好、包装好、升值空间大的更好),买价7000/平米,房屋总价70万元。首付214万,按揭贷款856万。若半年后,将房子炒做到了12000/平米。对他们来说越高越好,高到没人买也不要紧!真正炒作他根本就没打算卖给别人!那怎么赚钱?简单!——将房子卖给自己,当然名义要是他人,就是身份证号而已!这时房子卖价是120万,首付224万,贷款896万,通过这种转按揭,也可以提前还贷(用银行的钱还银行的钱),他将房子卖给了自己。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是:

这个人赚得房屋差价50万(12070)减去第二次的首付24万,他已经净赚 26万。并且,房子还在他的控制下!

     他现在负担是96万的贷款,加上利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如果房市行情不好,他还不起贷款,银行就把房子收回去!这时他净赚26万!

 

如果他能找到买主,即使以第二次的成交价120万卖(因为购房合同上的买入价是120万,行情好还会高),他就至少又拿回了第二次的首付24万。那么这样他就净赚50万。

当然,这中间会发生一些交易费用,缴纳房价差的所得税,2%计为2.4万,但比起50万小太多了!

 

 

易宪容昨天的博客:中国的房价不可下跌吗?http://yixianrongblog.blog.sohu.com/75532022.html

 分析的很好,触动了有关房地产炒作者和开发商的利益。在此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