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情话:胡紫薇大闹中央台


                                  

    大幕刚拉开,戏的高潮就出现了:在一个重要的公众场合,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正主持着一项重要活动,突然,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冲上了台;她站到主持台前,说有话要给大家说:她在两个小时以前才知道,老公有了婚外情。一看情况不妙,那个中年男人,也顾不上体面和斯文了,过来拉扯这个女人;男子其他在场的男同事们,也赶快过来又推又拉又挡又拽的;有人反应挺快,一面拉扯着那女人,一面举手向摄像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停止摄像;那女人很冲动,虽然身材单薄,此时却是一副豁出去的架势,一面推挡着几个男人的拉扯,一面极力想冲到主持台的话筒前,说她没说完的话。现场很多人都认识她,她是北京电视台《证券无限周刊》节目的主持人胡紫薇。有人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北京电视台在为新版《红楼梦》的开拍做小品练习呢?那个女人该是饰演王熙凤的演员吧?看那场面又不像是在演戏,逼真地过了头了。那个中年男人大家更不会陌生了,喜欢体育节目的观众尤其熟悉他,他就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也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部的副主任-张斌,前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的公子。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也不是一般关系,而是现实中的夫妻,更准确地说,是一对双双的再婚夫妻。
    北京电视台到底是京城的电视台,想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不管是人还是事儿,和其它地方台就是不一样。去年,它突发奇想地给我们端来了一盘纸包子,让我们大开了眼,头一次知道:纸还能做包子馅,去年媒体的最佳创意奖可是非它莫属了。随后,又是一场盛大的“红楼梦中人”演员大选秀,让观众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梦中人:整个过程都让观众像是在梦中,不知哪是梦里、哪是梦外,哪是醒着、哪是梦着,这种效果太贴合“梦中人”的主题了,所以,还应该再给它一个奖-最佳效果奖。去年的热闹眼看就要过去了,还有三天就要过新年了,北京电视台觉得得了那两个奖太少了,不够过瘾,它的一员女将胡紫薇,又单枪匹马地杀到中央电视台来了,并在这个风光无限的地方,大闹了一场,为年末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2007年12月28日下午3点钟发生的事情,地点是中央电视台原来的第5频道改为奥运频道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出席者既有本台的副台长和总编,也有国内其它各知名媒体的记者,还有像法新社和路透社这样的国际知名媒体的记者。
    这可是个难得的舞台呀!到底是北京电视台的人,都太热爱红楼戏了,还没有挑出别人来演红楼角色,自己就迫不及待地亲自出马了。这位胡紫薇特别神似王熙凤,把一场凤姐撒泼的戏和一出凤姐大闹宁国府的戏表演得淋漓尽致的。一下子,搞得媒体们都有了意外的收获,搞得网络们又都有了新的热点。胡凤姐自己气狠狠的、凶巴巴的,别人看着很热闹。看后心说:她这样闹,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有人回想:她是在受了丈夫情变的刺激之后,要拼个鱼死网破吧?如果是这样,她的目的达到了。事情刚过,丈夫张斌和妻子胡紫薇,就分别向央视和京视提出了辞职。妻子让我们看到了心思:你让我不好过,我也让你过不好。如果离开央视,张斌到哪里去找比这更星光灿烂的舞台呢?而胡紫薇已在北京电视台有了多年的积淀,离开了这个工作,又到哪里去重新开始呢?她不会考虑那么多的,她的心里满是嫉妒也满是疯狂,她想到的就是一个字-拼,她没有为今后做更多地理智思考。
    他们这场剧闹,对两家电视台不会有任何影响。这大千世界给人准备的任何位置,适合做的都不会只是一个人,有人走了,马上会有人接上来;过段时间,当这事让人们说够了之后,就不会再有人提起他们了。要说可能会对别人的影响,体会最深的,应该是两家电视台的侯选人了吧?媒体主持人这样的位置,在这个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是很被看好的,不管他们的背景如何,要混到现在这样的位置,都不是很容易的事,那是十几年奋斗、十几年辛劳、十几年用功的结果。现在,闹得这样满城风雨的,两个人都会觉得:再呆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他们一走,其他的替补者也就熬出头了。否则得话,按他们的年龄,别人还有得等呢。所以,最高兴的,是两人的继任者;鹬蚌相争、鱼翁得利,这话继任者们体会得尤其深刻。当然,也可能是,有些人高兴地太早了。
    我觉得张斌挺可惜的,按他现在在央视体育部的位置来看,有多少人羡慕呀!今年又是奥运年,作为央视体育部的大主角,本来会有一段精彩难忘的体验的,这一来,怕是很难再有了。一个很聪明的人,有时候会栽在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上。他怎么就把人生那点基本的事想不明白呢?已经结了两次婚了,他应该知道:所谓结婚,是法律把一男一女固定为配偶的一种行为。既然要放纵自己的花心花行,更聪明的做法是不一定要结婚;这样的话,你今天爱张三、明天爱李四的,谁都不是你的合法妻子,谁也没资格来说你,谁也管不住你,这不就可以落个逍遥自在了吗?
    像张斌这样的男人,在男人中很有代表性:一方面,喜欢跳舞,喜欢自由自在地跳舞;另一方面,又偏要把自己的手脚给绑起来,这不是没事找点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这样跳,自己不觉得吃力吗?又能跳得尽兴吗?想跳,就该走想跳的自由路子,不想跳,就该走不想跳的安份路子,你总得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呀?当然,每条道都有优缺点,没有一条完美的道:结婚的道,更适合养孩子,也更安稳,对孩子成长有好处,到老了也有人照顾;不结婚的道,养孩子就难了,到老了也很难说谁会来照顾你,但是,那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喜欢自由的人来说,没有人来限制你。很多男人往往有意不去想这些,或是想也想不明白,跟着感觉走:看着别人结婚,自己也去结婚,刚开始的时候,新娘当然很新鲜了,可时间长了,没感觉了,就会寻思着在外头找感觉。问题是:你结婚的时候把人家姑娘变成了媳妇,或是新媳妇变成了老媳妇,你变心的时候,人家还能再变回去吗?人家从鲜花或是半鲜花,变成了残花,你就这么把人抛在了一边,人家冲着那份付出,能轻易地就算了吗?能不给你闹个鱼死网破,拼个你死我活吗?所以,男人们,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些事业基础或是准备大有作为的男人们,都应该从张斌的故事中悟出点什么来:自己长了颗花心,你就得一开始就想好了,没几个人愿意陪你玩。
    我在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节目中,看到过一期为邓捷做的节目。邓捷在讲到张国立的时候,说了几句很有意思的话:她说张国立在对很多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都会和她商量。朱军追问她:是不是也包括感情上的事?邓捷坦然地说:比如这些事吧。我们听明白了:当张国立对其他的女人有了感觉的时候,还会来让邓捷给他拿主意。这邓捷到底是《红楼梦》里走出来的金牌王熙凤,演了红楼戏也懂了红楼人,她并不认为张国立就应该只爱她一个人,所以,她不会在生活中像王熙凤那么醋劲十足,为了老公的风流事又吵又闹的、要死要活的。邓捷这种类型女人的宽宏大量和从长计议,应该给张斌这样的男人一个启示:如果你不能在结婚受管束和不结婚玩花心之间作出截然选择的话,有一个最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像张国立学习,找一个邓捷这样心胸宽广的女人,这不就相安无事了吗?这不就不会出现凤姐撒泼的事情了吗?这不就不会有家丑外扬到了家外,又从国内外扬到了世界的事情发生了吗?这不就不需要把自己好容易潜心经营的事业基础轻易地推倒了吗?人呀!在很多时候是需要选择的,恋爱婚姻尤其如此。先想明白了自己是什么样的,再去找适合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人;而不是只看双方是不是说得上话,长什么样,有多少钱等等。人人都需要的东西当然要考虑,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我曾经在我们这旁边的松江美术馆里看到过一件很有意思的雕塑。表面上看来很夸张,一个人脸的造型体,他的身体,其他方面都和人脸很配,唯独在那裤档的地方,伸出来一个很长的怪兽脸的东西,那东西很夸张,也说不出是什么动物,只觉得充满了兽性。我明白了,这尊雕塑是专门雕给张斌这样的男人和喜欢张斌这样的女人看的,它在提醒这样的人注意一点:表面上看来是人脸的,实际上裤裆里还藏着一头野兽;平时不一定会露出来,但要把它除掉也很难。所以,人要把自己身上那头野兽管好了,如果放纵它让它乱跑的话,可能会被那头野兽给害了。张斌夫妇,不就在演示着这尊雕塑给我们的寓言吗?
    都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我这做商标生意的人要说两句商标的事了。前几年,有那懂商标的人,从“中央台”这个大众称呼,一下子想到了“中央抬”;于是,把“中央台”注册成了避孕套的商标。这个想法很奇特,但也不无道理。如果中央不抬,还要那套干嘛呢?另一方面,这“中央抬”也是男人的一块心病,男人都有“中央抬”的特点,问题是怎么个抬法,冲那儿抬,男人们可得掂量好了,乱抬的话,可能会很麻烦。对此,张斌现在是深有体会了。
    再来说说胡紫薇。不知是哪部影视剧里有一句台词:说女人不管是什么样的,都是一个字-“俗”。这话并不绝对,但用在胡紫薇身上却非常恰当。胡紫薇怎么说也是个著名高等学府-北京电影学院的女大学生吧?上了那大学的文学系,总不会没看过《红楼梦》吧?再加上去年北京电视台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红楼大选秀,怎么说都应该了解一点《红楼梦》的故事吧?虽说咱可能学不会林黛玉的优雅,薛宝钗的庄重,咱也不能完全不顾女知识分子的架子,不顾一切地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学起了凤姐撒泼吧?本来就是个“二锅头”,又不是那黄花大闺女,还要什么纯情呢?这么一场大闹,又有什么好处呢?把老公的美好前程给毁了,自己又给人留下个泼妇的印象,犯得着吗?
   像胡紫薇这样的女人,在女人中太多了,多得让很多男人吓得不敢结婚,觉得找了个老婆像是找了个看守、找了个打手、找了个对手。这更让一些事业有成的男人对婚姻感到恐惧了。女大学生是不是更应该表现出知书达理的一面?张斌的背叛肯定是错误的,但是,知道了丈夫有外遇,是不是一定要用拼了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呢?
   我几次说到了《红楼梦》,咱们想一下,《红楼梦》里的哪个男人是一心一意在情上的呢?贾珍那样的公公居然搞上了儿媳妇,在现实中当然是个别的了,可除去这种乱伦的关系,其他的男人又有几个是安份的呢?贾琏先是从他爹那里接过来了秋桐,又搞上了尤二姐;贾珍和贾蓉父子两人都对尤三姐心里痒痒的;贾赦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了,还想着纳鸳鸯姑娘为妾呢;贾政表面上比这些男人正经,不也娶了赵姨娘,生了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吗?有人要说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不是爱得很深吗?那是有些没有读透红楼的人,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在书里有意剪了一断情节,给曲解成了理想的爱情模式的。我在《红楼梦》书中完全看不出贾宝玉这种一心一意来。我觉得贾宝玉比一般男人还要花心:他不但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他和林黛玉共读西厢不假,他也有为了一个男戏子琪官,而被他父亲打得半死的故事;即使是女人,他的心思也没在林黛玉一个人身上,林黛玉的燕瘦他当然喜欢了,薛宝钗的环肥他也很有好感,此外,他对宝琴,对晴雯等很多的小姐丫头都很喜欢。这是一个情种,但不是一个独情种,他喜欢的人很多,他的情也很广泛。如果胡紫薇能明白这一点,她就不会那么气愤了。
   都是我们从小就看了太多的《梁祝》故事,造成的错觉。女孩子们在恋爱和结婚的时候,都希望能有一个生死相依的伴侣,姑娘们怎么才能明白呢,戏里说的往往正是现实中没有的。现实中都有了,谁还去看戏呀?前有梁祝故事,后有琼瑶故事,本来都是在给人间的欠缺做一些铺垫和慰藉的,偏偏有些女人就是想不明白,要去再现戏里的故事。那些小姑娘们想不透也就罢了,胡紫薇已经人到中年了,怎么也想不透这个理呢?
   男人中当然有稳定的,稳定的男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没什么魅力的,没人招惹他,没有了诱惑,只能稳着;这样的,你胡紫薇要吗?怕是碰到了,你也没什么感觉。还有一种男人也很稳定,条件又好又稳定,不过这类男人不是很多,现实中有,你胡紫薇未必能碰得到。这样的男人从恋爱开始就很稳定,稳定到一生都不会节外生枝;有人幸运的得到了,但是,这样的人太少,大多数女人得不到这种条件又好又有魅力的男人。大多数男人只占一头,或是有魅力但很难专注;或是没什么魅力,但很专注。女人们一般只能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了:如果你是个很痴情的人,最好选择后一种男人;如果你无所谓痴情,那可以考虑选前一种男人。胡紫薇最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典型的痴情型的女人,可她偏偏没有去选择那后一种男人,而偏要去选择前一种男人,却又渴望他能稳定。很遗憾,人的本性要改变起来是很难的,重要的是适应,而不是改变。胡紫薇身为女人,又是个媒体人,她对感情的理解太幼稚了,所以,走到了这一步也就怨不到谁了。其他的女人,最好能照一照胡紫薇这面镜子,看看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还有胡紫薇那些幼稚天真的想法。
    这个故事里还要说到一个女人,这就是在网上议论纷纷的张胡关系的第三者,也在央视体育部工作的陈雨涵。这个年轻女孩的行为很容易让人理解:一来,张斌这样的公子哥很有魅力,也到了男人最有魅力的年龄,女孩子挡不住诱惑很正常;另一方面,凭着张斌的地位,陈雨涵这个初进央视的小字辈,总有很多需要帮衬的地方,这投桃求报李的心思也很容易理解。但有一点,我希望陈雨涵能够明白:你可以和张斌玩感情游戏,可对张斌这样的男人,你千万别太认真了,他今天左手拉着胡紫薇右手拉着你陈雨涵,明天,他甩了胡紫薇也很难两个手都拉着你;他现在对你柔情蜜意的,当年,他带着老婆又花着胡紫薇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而若干年后,你不再让他新鲜了,他的花心就又会转向别人了,他还不到40岁,现在让他安份下来很难,玩玩可以,做情人可以,至于做夫妻,你千万不要动这个心思。
    这个三角关系本身不复杂,也没有太多的特色,只是由于人物的身份,都是公众人物,又在那样的场面上大演了一出,才会有现在这样的轰动效果的。其他人最好在这个故事里能读出点什么、悟出点什么、又启示点什么,千万不要把别人的事情仅仅当成是别人的,真正到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出了类似麻烦的话,再去感悟恐怕就有些晚了。聪明人应该在别人跌倒的时候,就记住:那儿有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