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对国人幽默细胞的贡献


  余虹

  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余虹在自家跳楼自杀,这是一位引人关注的老师,他是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还是学术期刊《问题》与《立场》的主编。

  不过人们大可不必对此议论非非,事实上他在今年9月的一个文章里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

  早年自杀的王国维在论自杀者时,推测了两种情况,一是“力不足以副其志而入终绝望之域”二是“意志之力不能制其一时之感情”,其实现代生活的情况远比他想的复杂,有的时候自杀甚至是不需要个逻辑理由的,就象很多人活着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理由一样。

  性命呼叫转移

  这个貌似《命运呼叫转移》姐弟片的网络视频创作,号称中国首部网络贺岁喜剧,以某地产商欲弄死某钉子户为线索,把房价,股市,医院,堵车等当今中国能讽刺的东西统统讽刺了一遍,遗憾的是大概是因为“社会丑陋”问题太多,作者的创作难免显得混乱而粗糙。

  自从馒头血案网络走红以来,网络恶搞之风大兴,怎奈网民欣赏能力水涨船高,经常是这厢使尽浑身解数,那厢却是难得一笑,不过这大概也算是为培养国人的幽默细胞做贡献了。

  海霞新闻联播

  从12月6日开始,央视在一贯严肃的《新闻联播》里一口气推出了多位新主持人,年轻活泼的海霞第一个出场,观众好评如潮,称赞新的女主播更亲切、随和。

  有时只是想看一下真实的笑脸,观众对央视的要求就是这么低。

  雪泪节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世界突然又多了个节日:“雪泪节”。这个不知被谁规定为12月第一个星期一的节日听起来难免有点悲惨,据说设立的初衷是让人把过去的11个月的痛苦和不快都忘掉,然后重新面对生活,下一年就一定能得到幸福。

  这可真是个巨大的空白支票,怎么都像是心理学家为治疗现代社会病而想出来的主意,不过重新面对生活总是好的,尽管痛苦和不快不是那么容易打发走的,权做一个对自己的美好祝福吧。

  李富胜

  54岁的李富胜曾被称为中国的一代门神,所以12月2日当他突然在北京去世后,很多人在怀念他的同时难免也感慨起中国足球来。是啊,对现在的中国足球来说,不让各种对手在一场比赛中进球的概率实在太小了,我们只能愿上帝保佑让对手少进点。

  那些为足球疯狂的年代估计是一去不复了,现在的孩子只崇拜姚明,他们才懒得去问那些满场乱跑而不进球的男人们是谁呢。

  《投名状》《集结号》

  看见这2个电影名字,你就知道又一年就要从此挥手而去了,在缺乏新意的一年又一年里,贺岁片居然成了我们年轮的标签。

  据说,两部大片汇集了冷热兵器时代的残酷,最大的特点是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这不约而同的主题大概是对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的一种慰藉和矫正吧:人生原有很多东西远比战斗要重要。

  武汉城市圈

  在12月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出一个消息说,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不过人们选择性忘记了这一大堆前缀定语,干脆就称之为新实验区或新特区,这问题就来了。很多人憋着拿特区说事,尤其是地产商们更是被“喜讯”所感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奇怪,想一下吧,“老特区”深圳现在地产商这几年过的那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