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道》课程穿插短片之脚本(30之七)


第六集

 

商战底线是什么

 

解说词:

乔家大业危在旦夕。为了尽快把包头的高粱变成银子,乔致庸一方面让刚过门的媳妇陆玉函,通过陆家在京城的店铺放出烟雾,朝廷就要打仗了,战事一旦拉开,将需要大批高粱作为军粮,高粱的买卖一定火爆;

 

配画面:

乔致庸在炕上吹枕边风,让刚过门的陆玉函找人去北京,散布战备的消息。

 

解说词:

另一方面又赶往包头继续收高粱和马料,做出一付要发“战争财”的架式。

 

画面同期声:

乔致庸在包头大摆酒席,宴请众相与。

乔致庸:“这次我拉了足够多的银子来,但是,我的目的并不是想和诸位清账。”

焦百川:“那你大老远的带着银子来干吗?”

乔致庸:“我是想接着收高粱!”

 

解说词:

尽管达盛昌的东家邱天骏老谋深算,但最终却还是中了乔致庸的计,不仅把手头的银子都砸了进去,而且从各地又调了八十万两银子,用高价把乔家的高粱和马料全部吃进。结果乔家不仅成功解套,而且还净赚二十万两银子。

 

配画面:

乔致庸和诸位掌柜商议,邱天骏犹豫不决,调钱参战,最后乔致庸孙茂才等人,在成功后高兴万分,乔致庸、孙茂才在大炕上,互相用枕头击打对方,喜悦非常。

 

解说词:

这种商战策略,用现代兵家的术语,叫做“信息战”,古代兵书上称为“兵不厌诈”。

 

配画面:

兵书:“兵不厌诈”

 

解说词:

尽管乔致庸的“信息战”不够“仁义”,但比起崔鸣九勾结土匪刘黑七来逼死乔家,还算是合理合法。

 

画面同期声:

邱天骏用手掌拍打桌面:“我们达盛昌就这样彻底完了!”

崔鸣十跪倒在邱天骏面前:“我去求他们,我给他们磕头,我跟他们借银子,以解咱们的燃眉之急呀!”

邱天骏:“不行!达盛昌到了这个地步,哪还有朋友啊……”

 

解说词:

在这一点上,邱天骏也是一个做事有底线的人。当他听说,手下人居然想雇佣蒙古武师杀死乔致庸,便厉声阻止:

 

画面同期声:

邱天骏:“乔致庸是商人,我邱天骏也是商人,你这么干,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商人斗不过他那个商人?眼下全中国的晋商都知道我邱家与乔家恶斗,也都知道乔致庸拉着银子到了包头,我们是商家还是杀手?你给我记好了,乔致庸不但不能死,而且还要保证他好好活着!如果乔致庸不明不白的死在包头,哪怕不是我干的,外人也会认为是我干的!达盛昌干了这种事,天下的商人哪一家还敢和我做生意,我达盛昌的信誉何在?没有了信誉,我还做什么商人?”

 

解说词:

因此,商战是有“底线”的,所谓的“在商言商”,一是不要涉足“黑道”,二是不要借助政治力量来打击对手。为商应该靠创新的智慧、靠过人的胆识、靠仁爱之心来战胜竞争对手。当然,最高的境界还应该包括“圣”和“义”:以对商道的彻悟和承担社会道义来表现一种无形的人格力量,使竞争对手心悦诚服。

 

配画面:

现代城市及工厂画面。乔致庸一心想着致邱天骏以死地的争论,邱天骏垂头丧气的样子。

 

解说词:

乔致庸在完成高粱变银子的过程中,仅仅还是一种“智”、“勇”之举,他一心要为兄报仇,并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的强烈冲动,就显得过分了。

 

画面同期声:

乔致庸吼道:“我是来报私仇的,也是来做大生意的。不可以呀?死的不是你们的大哥,你们一个一个站在这儿说话不腰疼。要是换成你们的大哥给人杀了,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就没人站在我这儿替我想想呢?”

 

解说词:

好在有个孙茂才在关键的时候提醒乔致庸:

 

画面同期声:

孙茂才:“东家,冤家宜解不宜结呀。给他点时间,你让他慢慢的把他库里的这点马草啊,这个高粱啊都消化掉。你这就等于替邱老东家保住了达盛昌。你就等于替咱们山西人保住了一个大商家。

“达盛昌以诈行商,违背了诚信的信条,但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虽属迫不得已,毕竟也算不上光明磊落!当前包头商界的大事不是推倒达盛昌,而是给达盛昌生存的机会,并利用这件事在商家之间重建秩序,再立规矩,将‘诚信第一’作为商家不能违背的信条。”

 

解说词:

乔致庸终于听进了孙茂才的话了,也就从此走上了一条更为广阔的商道。尽管接下去会有更多的艰险在等着他,但决定其一生的追求不被历史尘埃淹没的第一步,正是在于他放了达盛昌一马。

 

配画面:

乔致庸接受了孙茂才的建议,走出房门。辽阔的草原远景。乔致庸高大的身影,眺望远方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