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1日 星期四
今天晚上,我在电视里看了故事片《归心似箭》。此片我也早已在《大众电影》上看到过剧照和介绍了。影片的主演是斯琴高娃和赵尔康,斯琴高娃初次登台,就让我眼前一亮!在片中,她饰演的女主角,那种质朴中的温婉,和那种贤惠中的泼辣,都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片中的主题歌《雁南飞》好听极了,让人听着,就像是燕子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着,抒情极了,优美极了,也浪漫极了!
1980年8月22日 星期五
从19日起,我就算准了送邮的时间,一天两次地往小区大门口的传达室跑,焦急地盼着我的入学通知书的到来;可到今天,通知书还是没来,真让我着急!这也难免让我胡思乱想的,比如,会不会有人看到我的通知书,悄悄地拿走了?
这次我的考分不是特别高,我还有这样的担心:录取的大学会不会不理想呢?我能考到复旦大学去吗?能考回上海吗?我满心期待着能接到上海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或是上海别的什么大学的通知书,我太想到上海去上大学了!
这几天,我的心里很不踏实,手里拿着小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在看,可心却不在小说上。出门碰到邻居或是同学的时候,别人一见到我就问:考上什么大学了?我无言以对,这让我很怕看到熟人。好在我问了卓放和孟向一,他俩的通知也没来,这让我的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
1980年8月23日 星期六
又苦等了一天,还是没有结果。
晚上,我在电视里看了部故事片《泪痕》,主演是谢芳和李仁堂。谢芳的《青春之歌》和《舞台姐妹》,或飒爽英姿或一身正气,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太有表现力了。李仁堂则让经过文革时代的人很难忘记,那部家喻户晓的《青松岭》电影,推出了李仁堂这个演员,和他的“万山大叔”这个高大全的形象。影片的主题是表现文革伤痕的。片中的主题歌《心中的玫瑰》,还是由李谷一演唱的,那么忧伤,那么优美,听的人感慨万千、听的人直想落泪。
这几年为了准备高考,很多新拍出的影片上映的时候,我都没有时间去看。好在现在电视里经常播出这些影片,让我补看了其中的不少片子。
1980年8月24日 星期日
一个我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终于来到了!今天,妈妈上早班,下午四点多钟,妈妈下班回来,兴冲冲地进了门,一边换着鞋一边喊到:大学通知来了!我提着心紧张地问:是哪里呀?妈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说:“西军电”。我的心凉了一半。我慢慢地接过牛皮纸信封的入学通知书,看到信封下面有一行红色的打印字: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这所大学原来叫“西北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所以,大家习惯地称它为“西军电”。我抽出了信封里白底黑字的打印通知书,看到我的专业是“信息工程系无线电通通讯专业”。
太遗憾了!我还是没能到我日思夜想的上海去读书。想着那华丽辉煌的大城市:飞光流彩的淮海路和南京路,美不胜收的服装店,和飘着奶油香的食品店,无法圆梦了!。当初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我没有太考虑自己喜欢什么专业,而是别人说什么热门,我就填什么。信息工程系无线电通讯专业要学些什么,将来要做些什么,我完全不清楚。当初填高考志愿的时候,要填五个第一志愿和五个第二志愿,我的五个第一志愿,全部填的是上海的高校,五个第二志愿里,也只填了这么一个西安的学校,其余都是上海和其它江南的学校。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学校不是我理想的学校,专业也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我也就不可能有多么高兴了。想着我苦读了十几年的书,那么地投入、那么地用功;看着我的书桌上,现在还撂着的一尺多厚的草稿纸,我神色黯然。我深深地感到了:努力和目标之间,并没有必然地联系!我只能宽慰自己了:我们年级有三百多个同学,只考上了三个大学生,这已经很难得了,也只好这样想了。
拿着入学通知书,我先去了胡妈妈家,兰芳姐姐一直很关心我高考的结果。听我说是西电,兰芳姐姐用她惯有的带点嘲笑的口气说:你完了么!没办法,考得不好,只能听人家这种不入耳的话了。接着,我又去了宣捷家。
事实如此,多想也没有用了。我想休息几天以后,把高中的功课再复习一下;通知书里说了,开学以后,要进行复考。复考考得好一些,可以给新学校的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个好印象,这也是很重要的。
晚上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全是上大学的事。我想:上了大学以后,我尽量少回家,努力读书,争取考上研究生;到那时候,还有机会再选择一所大学的。我想起以前我们写作文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志气是前进的帆,要想不断进步,就要时刻张起这张帆!刚到大学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波折的,我要经得起考验才行。
晚上,我在电视里看了一部罗马尼亚影片《我过去的朋友》。
1980年8月25日 星期一
今天,我去同学张富根家。
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张富根坐过同桌,开始,俩人关系挺好的,可一件事让我们变得疏远了。那是一次写大字的课上,他明明带着笔墨呢,为了考验我对他是不是真心诚意的好,他有意说,他忘了带笔墨了,要用我的笔墨写;我没加思索地说:等我写完了给你用。他看没考验出“我把他的事看得比我自己的事还重要”,生气地拿出了自己的笔墨。这之后,我们的关系就不像先前那么好了。
张富根家原来住在我们光明小区的七楼,那个楼的头上,有几张水磨石的乒乓球桌,那时候,他经常在那里打乒乓球。后来,他们家搬到了厂门口的平房区。上中学以后,我和张富根不在一个班里了,我和刘戈一个班,而刘戈家和张富根家住得很近,刘戈和张富根是好朋友,我和刘戈也是好朋友,这样,我和张富根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上了高中,我和张富根都在尖子班——一班里,一开始我们还是同桌。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同班,他是学习委员;上高中,我们同班,我是学习委员。我们在一起同桌坐了没有几天,他就把我新买的一支钢笔用坏了。后来因为我们这个尖子班的八位同学被学校组合到了高复班里,准备提前参加高考,我进了高复班,而张富根没被选中,这样,我们又分班上课了。一年以后,由于高考有新的规定出来,没有毕业的高中生,一般不能参加高考,这样,我们八个同学又回到了原来的高中班里。但这个时候,张富根又有了新的同桌,我回去后,就没有再和张富根坐在一起了。
张富根手挺巧的。他们家的一张大床边上,挂了一幅很大的松鹤图,我觉得画得非常好,他说那是他画的。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他的一个小制作: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小块白色的泡沫纸,他按照那块泡沫纸的形状,剪了一个花边;并在泡沫纸上用蓝黑墨水的钢笔画了一只小鹿,送给我。我从小就喜欢这些小玩意儿,看到泡沫纸上那只可爱的小鹿,我非常喜欢,一直收藏到现在。
前两年,我听说张富根和我们年级最漂亮的姑娘李学敏在谈恋爱。李学敏个子不是很高,身材也不是特别好,可皮肤雪白,五观长得像外国人,我们学校喜欢她的男孩子特别多。不知什么原因,他们俩人后来并没有什么结果。我听说这件事对张富根的打击特别大,我曾经问过张富根这件事,他没有过多地给我说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纠葛,只是挺认真地对我说:“我将来一定要找个比她更漂亮的姑娘。”
今天,我到张富根家之后,让他陪我去给小学班主任钱老师说一下我考上大学的事情,可钱老师不在家。我已经有五年没有去钱老师家了。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五班在钱老师的带领下,不管是学习还是文体,样样都走在前头。我们经常去参加学校、厂里、区里、市里的各种文艺汇演;也经常在学校运动会的很多项目上拿第一;还多次在学校组织的观摩教学活动中被树为样板。钱老师不亏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做老师很有一套,她的最大长处,在于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特长,引导、挖掘和培养学生。到小学毕业,我们班很多同学的特长都很突出:有的擅长唱歌跳舞,有的擅长演奏敲鼓,有的会讲故事,有的能办墙报,有的爱好美术,有的热爱体育。虽说上了中学以后,我们小学的班被打乱之后重新分了,可我们原来小学的同班同学们只要凑到一起,就会一往情深地说起我们老五班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在小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最突出的是作文,我的作文也经常被钱老师选作范文,在班里隔周的周五作文讲评中,做重点讲评。课余时间,我最喜欢的是参加学校文艺队的活动了,我经常参加排练舞蹈节目;演出的时候,穿上漂亮的衣服,脸上涂着浓厚的油彩,在眩目的强光下,我觉得像是在天上飞着一样,开心极了!而对体育活动,我就不像有的同学那么热衷了,我只是喜欢少数的几项运动,我最喜欢的是游泳和打乒乓球。我记得妈妈当时给我买了一个墨绿色的反粘胶球拍,两块九毛钱。那时候,很多同学拿的是没有胶皮和海绵的光板球拍,这种球拍三毛钱一个;还有的同学拿的是仅有一层海绵而没有胶皮的球拍,这样的拍子五毛钱一个。所以,相对来说,我的拍子有海绵、有胶皮,而且还是反胶皮的,就很不错了,同学们好羡慕呀!
今天晚上,我和卓放约好了,一起去语文老师王永祥家里,给他说我们高考的结果。王老师把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改编成了连环画,他也特别推崇这部长篇小说,还在我们学校就此小说做过专题讲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