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医改和医改是为什么?
昨天,
洋洋洒洒一万余言,感觉是那样熟悉,熟悉到似乎没有太多感觉……
不可能是细节问题,当然首先是纲领性文章;四平八稳高大而全,和两会以来大家所知道的媒体所公布的信息出入不大……
不想过多地评论这个《意见稿》,因为还没有深入地研究,因为它还正在征求阶段,每一个拥有合法公民权利的中国人都可以积极地对此建言。
只是忽然想到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医改?医改是为什么?
似乎很好回答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医改?因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改是为什么?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说来说去,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性配置和利用问题;说来说去,是人民群众购买医疗服务的问题;说来说去,是和每一个老百姓或者说每一个人都利益相关的问题。
老百姓有话要说,有问题要解决;医院和医生有话要说,有问题要解决;制药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有话要说,有问题要解决。
为什么每个环节、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有话要说,都有问题要解决?很多人都说,这是体制的问题。过去的体制是导致这么多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说,如果要真的改革,必须从根源改好,从体制开始改革。
17大为医改指出了方向,也规划了总的原则和一些路径。如今,全民医保,国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达成了共识;但是,17大旗帜鲜明的原则“政事分开、官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和非盈利分开”,还需要认真地探索……
补供方还是补需方,补给谁,怎么补,补多少,谁经办,谁管理?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如何优化?如何合理化分配?如何最有效利用?
既然是医药体制改革,那么药改也是很重要的部分,1万3千多字的意见稿中,留给“药”的不过900余字,药改最大的症结在哪里?该如何“对症下药”去医治?最近频频出现媒体的药品“顺价作价”和“等额加价”哪个最有可能成为医改配套政策的主题?
……读《意见稿》,看到了这样的字“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用药。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制订基本药物使用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如何防止基本药物被“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配送”,计划经济,这会不会成为滋生腐败的又一温床?为什么这成了许多制药企业的担心?……曾经在社区医院买过药,药价高于外面的平价药店,可是众所周知社区的很多药品价格是“零差率”……
这些是为什么?
上波子哥的博文去看,他也在讨论《意见稿》,波子哥感悟:医疗改革的节点不在补供方或补需方,而是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的建立。
而本人感觉:这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以及医药体制改革的方案指定原则和检验标准,就是可以为开始的那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医改和医改是为什么”作出正确的、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案。
我毫不怀疑,人民群众满意了,医院、医生、医药企业,也将会跟着感到满意。自然,我们这场改革也就叫人满意了。
希冀破题,希冀答案正确,成绩优良。
注:
1、本人纯属个人观点;
2、本文作于10.15晚;
3、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