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到底该拯救哪一部分人?


一位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市场上关于全国性房地产“救市”政策出台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已经制定了一套房地产“救市”方案,并上交了国务院,政策出台只待合适时机。 (10月17日中新网)

金融风暴还在持续,“救市”的呼声也越来越激烈。“救市”的目的,就是刺激房地产需求,给萎靡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一支强针剂,从而房地产活跃市场,带动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重新兴起。这种想法可以说很美好,但是,至于有没有效果,只能是“用了以后才知道”。

房地产一直被人们视为暴利行业,炒房产也一度被认为是最赚钱的事情。然而,在暴利的驱使下,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的泡沫,也势必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美国次级贷危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类的贪婪,人类的挥霍,最终只会使自己走向“穷途末路”。

房价是如何炒起来的,房子是如何盖起的?这里面,本身就埋下了重重隐患。当人们在跌跌撞撞中睁大眼睛,看清一切后,人为制造的“泡沫”会在瞬间破灭。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就成为了必然。一方面,房子越盖越多房价高到离谱,另一方面人们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在“望楼兴叹”的情况下不断受挫。正可谓潮起潮落,既有高涨,就会有回落。房市的低迷,自然不会例外。

为了买房,一些人债台高筑;为了买房,一些人不得不做起了“房奴”。过去市场的活跃,便是以大批“房奴”的牺牲为代价形成;而今日市场的不活跃,是因为许多人不愿将自己逼入困境,步大批“房奴”的后尘,等待房价回落,选择了观望的结果。可房价如一位登山者,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有“欲望”的刺激,幻想一举登上山顶;下山时却毫无动力,更因耗去了精力,难以挪动半步。

该不该“救市”已经不是问题,该如何“救市”才成为问题。“救市”,到底该拯救哪一部分人?是广大买房者,还是少数卖房者?是要将盖起的房子不惜代价卖到人们手中,还是想尽办法能使人们买得起房子?利益的天平,倾向了一方,就会对另一方不公。而要想公平,还是需要听一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否则,没有他们的配合,无论如何也“救”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