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救市,意在财政,确切地说是“地皮财政”。即是是像绍兴县这么一个发达县,地皮收入也占到了总财政收入的一半多,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正是因为政府对“地皮财政”的绝对依赖才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到了如此极端的地步:要不就是老百姓买不起房,要不就是房子变成负资产。相比较而言,例如海南这些地方房价就要稳定的多,全国房价大涨时,海南没怎么涨,全国房价跌了,海南也没跌,海南的房价就像个世外桃园。原因很简单:海南政府对房价不感兴趣,因为海南的地皮早就几乎被市场瓜分完了,政府手里没多少地。房地产商之间私下交易的地皮价格,远远低于贪婪的政府开出的出让价,政府在地皮出售上无利可图,自然就不愿去关心房价,也不会在房地产市场兴风作浪。
政府的“地皮财政”并不具有合法性的。土地国有制度,说到底是土地归全体国民所有,而非政府所有,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厂商化”的背景下,政府出售土地以充财政,就等于剥夺了全体国民的土地所有权。在这种“土地政府所有权”的逻辑下,中国人似乎生来就没有“呱呱落地”的权利,似乎离开娘胎就必须先向政府购买一块地你才能落“地”,如果没钱,你就只能在娘肚子里呆着!
当然,如果政府是人民的管家、代理,那么即使暂且抛开代理手续等事项不说,政府卖地的所有收入也必须平均分配到每一个中国人手里,以体现土地全国人民所有;或者作为全体人民公共基金,为全体国民享有。
总之,只有当政府财政不再依赖于出售土地,房价才能稳定。这种前途有两种可能:一是等政府把土地都卖完了;二是彻底割断政府财政与土地的联系,还地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