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通渭县抗旱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适应我县抗旱工作需要,增强干旱风险意识,落实抗旱减灾措施,提高抗旱工作的计划性、主动性和应变能力,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促进抗旱工作由农业抗旱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3 抗旱工作原则和编制原则
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注重科学、讲求效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
坚持依法抗旱的原则。
预案编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
1.4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甘肃省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甘肃省防汛抗旱纪律》、《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等有关规章制度。《甘肃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甘肃省抗旱预案编制提纲》、《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办法(试行)》、《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抗旱制度》、《抗旱标准》、《通渭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范围内有关防旱抗旱减灾活动。
(中间略)。。。。。。需要加QQ:847808053.
8 附则
8.1 编制、审查与审批
本预案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制,并召集有关部门、县抗旱指挥部专家评审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执行。经批准的抗旱预案,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
8.2 预案修订
本预案启用后,县防指办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予以修订、完善。原则上每3~5年修订一次,特殊情况下及时修订。修订后的抗旱预案需按原程序报批。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本预案制定各乡镇抗旱预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同时报县防指备案。
8.3 图表编制
根据需要,抗旱预案应当编制以下图表:
①抗旱预案简表
②主要抗旱水源(包括备用水源)工程分布图
8.4 名词术语解释
8.4.1 抗旱
抗旱指组织社会力量,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合理开发、调配、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预防和减少因水资源短缺对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各种活动。
8.4.2 墒情
墒情指土壤水分状况。一般用土壤含水量表示。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8.4.3 无有效降雨
无有效降雨指日降水量小于5毫米。
8.4.4 透墒雨:
透墒雨指通渭县北部日雨量大于10毫米,通渭县南部日雨量大于25毫米。
8.4.5 干旱风险图
干旱风险图是融合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水资源特征信息,通过资料调查、水资源计算和成果整理,以地图形式直观反映某一地区发生干旱后可能影响的范围,用以分析和预评估不同干旱等级造成的风险和危害的工具。
8.4.6 抗旱服务组织
抗旱服务组织是由水利部门组建的事业性服务实体,以抗旱减灾为宗旨,围绕群众饮水安全、粮食用水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安全开展抗旱服务工作。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形式的抗旱社会化服务组织。
8.4.7 轻度干旱
轻度干旱是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30%以下;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在20%以下。
8.4.8 中度干旱
中度干旱是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31%~50%;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21%~40%。
8.4.9 严重干旱
严重干旱是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51%~80%;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41%~60%。
8.4.10 特大干旱
特大干旱是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80%以上;以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高于60%。
8.4.11 城市干旱
城市干旱是因遇枯水年造成城市供水水源不足,或者由于突发性事件使城市供水水源遭到破坏,导致城市实际供水能力低于正常需求,致使城市实际供水能力低于正常需求,城市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8.4.12 城市轻度干旱
城市轻度干旱是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5%~10%,出现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8.4.13 城市中度干旱
城市中度干旱是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10%~2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较大影响。
8.4.14 城市严重干旱
城市严重干旱是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20%~30%,出现较大缺水现象,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8.4.15 城市特大干旱
城市特大干旱是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30%,出现极为严重的缺水局面或严重供水危机,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