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的一句话又有两错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8年10月24日)
10月25—26日,本人应邀再在武汉某局党校为该局领导岗位任职培训班讲《管理创新与精细管理工程》课,10月24日晚,在武汉某局党校学员楼上网时,浏览到新华网的一则报道:
黄毅:我对违法生产企业说的三句硬话有具体措施支撑
报道中写到:
黄毅说,我们感觉这项措施是一项硬措施,而且我在一次发布会上曾经围绕着这些措施讲了三句硬话,我通过百度搜索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赞赏这三句话的,当然也有人有不同意见。第一句:谁敢以身试法,我们就让他身败名裂。我要处罚你,追究你。第二句:谁让职工家败人亡,我们就让他的企业声名狼藉。黑名单制度就是让这些企业声名狼藉的。第三句:谁对安全生产不负责任,我们对他的乌纱帽就不负责任。
对于黄毅说的“三句硬话”, 10月7日,我已在“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的‘三句硬话’都是错话”一文里进行了剖析,在有关搜索引擎里搜索“黄毅三句硬话”,就能看到全文,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我想说的是,黄毅的“我通过百度搜索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赞赏这三句话的,当然也有人有不同意见”的这一句话,又有两个错。
一、错在不该把百度搬出来。
百度是一个中文搜索引擎,是一个商业性的网站,百度有“竞价排名”等商业性的服务。既然是一个商业性的网站,那么,百度上就有很多是在金钱的驱使下形成的页面及信息,换句话说,人们在百度上搜索与某一事实有关的关键词后形成的页面及信息,有时并不一定真实、客观地反映对应事实的真相。身为国家安监总局的新闻发言人,把这样的一个百度搬出来,并想把百度所反映的信息作为衡量、判断其说的话是否对的唯一依据,显然是错的。
二、错在不该把“大部分人”搬出来。
我写的“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的‘三句硬话’都是错话”一文也在中华网论坛、凯迪社区发表,详见: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如果看到中华网论坛、凯迪社区的网民对这一文章的跟贴和反应以后,还能得出“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赞赏”的结论吗?
退一步说,即便是真有“大部分人比较赞赏”,身为国家安监总局的新闻发言人也不该把“大部分人”搬出来,因为“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
另外,再说一个题外话,新华网发表的《黄毅:我对违法生产企业说的三句硬话有具体措施支撑》一文中,有一句“同时在处以一到五倍的罚款”,这里的“在”肯定是一个错字,作为国家安监总局的新闻发言人黄毅或其部下应该按照黄毅常讲的“回头看”,也及时回头看一看与新闻发言人黄毅言论有关的重要报道,如果发现有不妥的地方,应该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应媒体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