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原本会营销


 

中国人原本会营销 

中国人骨子里就是商人,全世界很多中国人都在经商,说明营销对于中国人来讲天生就会。但近来很多营销的方式好像越来越不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了。原因是现在要遵循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不是政策的规则,而是西方人的做事规则,一些老师讲营销,把这种规则发挥到了极致,让80,90后的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像找到根据似的严格遵守,先天的那些营销天赋眼看着就消失殆尽了。

自由市场中的老大妈比上过大学的年轻人更懂得如何营销。比如卖菜的,知道把菜分成三六九等,按照不同的品质标出价格,黄瓜好点的2块,次点的1.5块,再次的1块一斤。这是她的价格策略。好的黄瓜会淋上点水,上面摆几个黄花,这叫重点陈列。进货多时她会在一个摊上把多进的货放两出,这叫多点摆放。她们知道把一些需求大的放在显眼的位置,摆放的面积要大一些,这叫陈列面促进。昨天的货放在前面或上面,今天的货放在筐里或下面,这叫先进先出。总之,她们的营销方式和方法天生就会。

一个年轻的女人要营销自己,会把自己打扮得靓丽,目的是让别人心里有需求,而不是只为自己。有些人嘴上说为了自己的喜好,那是一种闷骚,目的也是为了引发对方的兴趣但不过度热情,暗抬自己的身价但不拒人千里而已。如果某天换了一身行头,一个发型,她一定会在人面前搔首弄姿,目的是为了让对方发现自己的变化,这就是终端展示行为。

一些人在人群面前的出风头,行为上的,语言上的,方法上的等等都是在营销自己,只是方法各异而已。这些都说明人本身具备营销的潜质,只是把他们放到一个营销产品的过程中,很多人转换不了位置罢了。

现在,受过训练的一些有学问的年轻人,营销的方式变得古怪起来。当我走到一个店铺的时候,立刻会走过来一个导购,问我要点什么?我很尴尬。我还没看你就问我,我知道你有什么?这就是被训练过的结果。市场营销是启发和满足的过程。他们把我当成已经有需求的消费者,才可能问我要什么?但他们不会想到,如果我有需求,市场上可选择的东西很多,我为什么上赶着跑到你这里来。合理的方式应该是热情接待,不要问他需要什么,先让消费者自己看。

纯粹的销售方式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不平衡,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才是以销售的方式为主。但现在市场上早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为什么我们的营销训练还是销售的方式,说明我们的老师跟不上时代。而这些学员在受了这些训练之后,把自己骨子里面的那点营销才能给丢弃了。

现在的很多营销方法好像是越来越正规,但同时也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不靠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