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铁路管理处二营四连巡道班一名副班长像往常每次接到家信一样,迫不及待的拆开了弟弟的来信。一行字迹映入眼底:“小哥……9月份母亲与世长辞了……”
他做梦也没想到,用心血和汗水养育了自己多年的母亲,带着对儿子倾洒不尽的爱心,带着望子成龙的未竟夙愿,会被“癌症”——这个无情的恶魔夺去了生命。
然而,她毕竟年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哭成了泪人。但在悲痛中,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驰骋在铁路线上的航天科技战士。他擦干眼泪,背起巡道包,默默地走向那通往云端的铁路线……
他叫刘山青。
在连队,常常听到干部战士这样说——
他是个要强的兵
看着悲痛万分的刘山青,人们无不担心地说:“这下子刘山青肯定要躺到了。他就是不闹回家,也要压几天铺板,想让他再
像以前那样干工作,恐怕是不可能了!”
是的,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缘由的。去年9月,刘山青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基地教导大队士官班。正当他如饥似渴的吸吮着知识的乳浆的时候,命运却与他开了个大玩笑,回报他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学校组织学员到医院复查身体,肝功能化验的结果是“转氨酶高”。为此,他被退回了连队。后来,虽经医院检查肝功能正常,但已失去了上学的机会。面对这一挫折,刘山青也曾苦恼过,失望过,甚至背着人哭过……
然而,了解刘山青的人都清楚,他是个要强的兵。他要强的劲头自然就让人感觉他倔,有时难免会给别人一种“骄傲”的误解,但更多的是赢得了连队领导、战友们的佩服。在四连,几乎每个人都说:“刘山青爱学习,有才华”。他坚持自学英语、书法。先后学完了《大学英语》、《哲学》、《机械制图》、《大学语文》等课程,并自学了无线电修理知识,初步掌握了无线电修理技术。在入伍以来的四年里,刘山青先后五次受到嘉奖。
四连所在地——70公里,是铁管处最艰苦的点号。这里一年四季,风沙不断。战士们记得,在刘山青任文书的近两年时间里,不论春、夏、秋、冬,不管白天黑夜,每当有列车通过,往67公里防沙点电话打不通的时候,夏天,他顶着如火的骄阳,冬天,他冒着刺骨的寒风,经常步行到大风口防沙点,通知列车
车次,保证列车安全通过。有一天晚上,他接到302次列车通过的电话。那天晚上,正好刮大风,电话打不通,刘山青毫不犹豫的穿好衣服,朝着风口跑去……
刘山青不仅热爱工作,更热爱部队、首长和战友、同志们说——
他有一幅火热的心肠
在铁路管理处沿线点号生活的干部战士,有一个共同的苦恼,那就是学习条件差,缺乏图书资料,更苦于求师无门。1986年入伍的战士宋伟华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爱好英语、书法,想自学,却无处获得需要的教材和资料。就在他正为此事头疼和苦恼的时候,一套英语资料送到了他的手中。原来时任连队文书的刘山青,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放到心上了,他把自己从家中带来的中学英语教材和资料,全部送给了宋伟华。以后,还经常帮助宋伟华学习英语,一起练习书法。
刘山青帮助的不仅仅是宋伟华一个人,他以实际行动给干部战士树立了榜样。对其他战友,只要需要自己帮助,他都乐于帮忙。平常,他和战友们一起谈理想、谈未来、交流思想,协助连队干部做其他战士的思想工作。同志们有了疑难问题或困难,都愿意找他谈。他成了指导员的好帮手。在生活上,他也是个热心
肠的人。去年冬天,有位战士的大衣不慎烧掉了,晚上冻得睡不着觉。刘山青知道后,主动把自己的大衣送给那位战友盖,使那位战友深受感动。
刘山青把连队当成自己的家,大家都说——
他把情和爱倾注在工作中
刘山青把连队当成自己的家,一腔挚爱倾注在本职工作中,连队搞政治教育,他自告奋勇当教员,帮助指导员备课。去年从士官班回连队后,刘山青担任了巡道班副班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结合在部队生活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写出了一篇七千余字的《如何做好艰苦环境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研究文章,受到了连队党支部的表扬。后来,他又结合连队分散、各项教育和党团活动无法集中进行的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如何做好分散连队的团支部工作》、《浅议青年思想修养与教育》两篇调研文章。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连队的:”小秀才。”
一个热爱生活的青年,必定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他决不会自甘平庸。不管生活回报他的是哭、是笑,他对生活永不会绝望!刘山青就是这样的人。
在失学,母亲病危、病逝,家庭负债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没有被挫折和不幸压倒。年初,他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后,由于工作需要,他没有向领导提请假要求,只是偷偷地给家中寄去了仅有的30元津贴费。连队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做出了安排他回去探亲的决定。这是他入伍四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回到阔别几年的家乡,刘山青心情既激动、高兴又很酸楚……当一踏进家门。看到脸色发黄,赢弱不堪的母亲时,他不顾一切的扑进了母亲的怀里,哭了……母亲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他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了,但为了让儿子在部队安心服役,慈祥的母亲隐瞒了自己的真实病情,只是一个劲地问刘山青:“是部队让你回来的,还是自己跑回来的?”当得知是部队准假让儿子回来探望自己时,她才放心的点了点头,再三勉励儿子:“在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工作,要干出成绩来!”看到病中的母亲,刘山青真的很想永远留在她的身边。他当时的心里十分矛盾:母亲病重需要自己照料;可铁路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十分重要,自己又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一架:“天平”横在他面前:一头是母亲的病情,一头是事业的呼唤,两项权衡,那个轻?那个重?刘山青还是选择了后者。他对母亲说:“妈,我真想留下来侍候你,可部队有我的工作呀!……”听了儿子的一番话,母亲强打精神坐了起来,她抚摸着刘山青的头,轻轻的对他说:“孩子,
你说的对,当兵就是和干其它工作不一样,你们的部队有纪律,你就不要管我了,不要为我的病担心,你放心地回部队吧,只要你在部队干得好,我就会好起来的!”刘山青流着泪紧紧地抓住母亲的双手,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就这样,十五天假期,刘山青在家只住了十天,就毅然登上了西去的列车,返回了部队。
不久。母亲去世的噩耗传来。刘山青强忍内心的悲痛,把对母亲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他默默无闻、一如既往地奔波在养护铁路的工作岗位上,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辜负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才是对母亲最好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