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 收购案中的多方博弈——谁是赢家?


 

 

    在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下属企业协议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汇源”的交易中,形式上的参与者是收购方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下属公司和被收购方“中国汇源果汁”。实际上的博弈者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北京汇源集团、法国达能集团和美国华平公司(他们分别占据第二、三大股东的地位),还有众多的社会公众股股东们。没有他们的参与,此项完全收购的交易不可能完成。

    一般人们容易形成这样的认识误区,即以为企业收购兼并行为的结局肯定是一方获利、一方受损。其实,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收购兼并行为的结果不仅仅表现为有胜有负的零和博弈,更多出现的是“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此次企业股权交易中,涉及交易的各方就都是赢家。

1、可口可乐——赢在收购优质企业,有助产品结构改善

    作为这场交易的主要参与人之一,收购方可口可乐集团应该是做了一笔合算的买卖。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便增加了一个包括果汁成品罐装以及销售的经营实体,并且拥有了一个在中国饮料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产品品牌。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是今天全球饮料业的强者。但是,可口可乐目前也面临重大的挑战。以可乐类为主的碳酸饮料主要成分为糖、色素、香料及碳酸水等,饮料中含有大量糖份,过多摄入易致肥胖症。由于常喝饮碳酸饮料不利于人体骨骼发育健康,目前,在美国大部分中小学的自动售卖机里,已经禁止销售可乐类饮料。使可口可乐在美国本土的销售增长率正呈逐年下降趋势,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可口可乐在欧洲和美洲地区销售增长率从9%降到了2%,其美国本土5%的年增长率也下滑为1.5%。可口可乐确实需要面对现实、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这一问题。由于有数据表明,在美国,超市所出售的饮料中超过2/3都是果汁饮料,其中以100%纯果汁因为营养丰富最受欢迎。于是,可口可乐把目光投向果汁饮料,投向了“中国汇源”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2、“汇源”——赢在溢价出售旗下部门,把握收益和发展机遇

    作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的第一大股东,汇源集团在此次交易中得到的实惠也是明显的。可口可乐对“中国汇源果汁”的全资收购出资达到25亿美元,折合约189亿元港币。相当于收购公告发布前一天“中国汇源果汁”市值的3倍,为“中国汇源果汁”上市发行价的2倍,如果此项交易能够成功,汇源集团借助股权交易将获得其中的74亿元港币。

    据有关媒体报道:新浪网调查显示有近80%的网民反对此次收购:认为汇源被收购是在消灭民族品牌,作为企业家朱新礼这一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应该说,网友们对国家经济和民族品牌的关心是值得敬佩的。但反映出来的却是由于一些媒体对相关企业的情况没有介绍清楚而产生的误解。因为,有些媒体报道传递出来的信息有:“’汇源集团’被完全收购了,朱新礼拿着一大笔钱财走了,准备上哪里去不知道。”的错误导向。实际情况是:总部设在北京的“汇源集团”借助出售所控股的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国汇源果汁”的股权,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回笼了充足的资金,用以壮大“汇源集团”的实力,支持集团的整体发展。“汇源集团”还在,朱新礼还执掌着“汇源集团”经营发展的舵轮。

    汇源集团不仅借助溢价出售旗下经营部门获利,还借此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商定就果汁原料采购与配送方面进行合作,着力于实现借助“可口可乐”的全球物流配送体系,扩大果汁原料、成品果汁的生产规模和覆盖地域,全面融入全球饮料市场的战略目标。如果说,“可口可乐”是赢在对中国市场的进入方面,是赢在未来;汇源集团表现出来的则是已经有摆在眼前的现金流量和资本收益,已经赢在了现在;同时,又谋求借助“可口可乐”全球运营体系的辅助,进入国外的一些新兴市场,着眼于把握未来的发展机遇。应该说,在与跨国企业的经营博弈中,“汇源集团”不仅丝毫不落下风,在整体的布局谋篇上似乎还略胜一筹。

3、“其他股东”及社会公众股——赢在投资回收成功,收益回报丰厚

    根据2007年的有关资料,其他股东中包括法国达能集团、美国华平集团、全球三大发展银行之一的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等。其中法国达能集团和美国华平集团这两家企业相信国内的企业经营者及社会公众已经不再陌生。近几年,他们频频在中国出手投资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谋求分享企业在成长壮大期间的利润成果。这一次,借助可口可乐的参与,上述股东也成功实现了“套现”,完成了资本“退出”或投资价值增值的目标。2年实现收益翻倍,利用资本运作瓜分利益蛋糕。他们赢在对项目可行性的准确把握和对企业经营前景的正确判断基础上。得到了预期的投资回报。

    相信香港的“中国汇源果汁”其他社会公众股股东也是满意的。他们购买“中国汇源果汁”的股票,不排除可能有支持大陆企业的情结,但更多持有的应该是投资国内知名企业所属的上市公司能够盈利的信心。这次交易证明,“汇源集团”没有让他们失望。特别是在目前全球金融风暴风雨欲来,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动摇之际。

    由此看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交易实现的是多赢——参与各方都是赢家。但笔者以为:最大的赢家应该是“汇源集团”。因为通过转让下属的子公司,企业可能实现有形资产的增值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变现,在目前经济形势微妙,全球金融面临危机的时候获得了堪称空前的投资回报。如果运用得当,企业将争取到加快完成新的产业布局的机会。而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全球合作的约定,将促进企业加速发展壮大,使“汇源集团”拥有由国内知名企业向著名跨国企业转变的可能。

 

                                                    蒋泽中200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