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江小鱼感悟新疆之美
他呼吁:过简单的生活关爱精神家园
2008年10月30日 12:05:34 天山网 订阅新疆手机报
本报记者孙红霞: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续集”《红》的导演江小鱼在向记者阐释影片主题时,呼吁人们过简单的生活,多多关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江小鱼是一位被众多业界人士称为中国“最值得期盼”的电影导演,拍摄了大量影视作品,他拍摄的《因水之名》是中国第一部绿色环保电影,现已入围台北国际影视节及中国首届国际环境电影节。
此次《红》的拍摄一方面源自他本人对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新疆这片广阔地域及文化的真挚热爱,另一方面源自他与电影女主角、音乐才女黄琦雯的相识,在不久前听了黄琦雯刚刚录制完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还这样红》之后,他被音乐中表达的情感深深吸引,两人便决定合作推出一部电影,向《冰山上的来客》这部中国经典电影致敬。电影取名为《红》是对《花儿为什么还这样红》的简称,暗示影片与《冰山上的来客》的关系,方便观众记忆。
《红》穿插讲述了三个故事:1亿多年前新疆由海洋变成沙漠;现代社会中阿米尔与古兰丹姆在鄯善县相濡以沫地生活;准备与丈夫洋阔离婚的北京歌手苏梦雯,在得知丈夫在库木塔格沙漠考察海洋生物化石失踪后,在新疆寻找丈夫的过程中领悟爱的真谛的故事。
三个故事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沧海桑田中万物都会逝去,亘古不变的惟有爱,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在物欲中迷失,而人与人之间的爱才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才是每个人要格外珍惜的。
来到新疆,江小鱼的主要感受是,新疆很美,景美人更美。在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里,大自然的力量让他震撼,聆听木卡姆音乐,他感受到了原始苍凉的美,比起城市里的公园和一些让人听了更烦躁的所谓“流行音乐”,他觉得这才是最真实的风景和音乐。他说在这种真实里,人能安静下来观照自己的心灵,而这也与他拍摄《红》想要表达的主题不谋而合。他认为看电影的时刻是最美的时刻,人们坐在电影院里,黑暗中一束昏黄的光线越过肩头打到幕布上,人们在影片中安静下来,那么多人坐在一起,但每个人这时都是隔绝的,每个人都抛开了物质世界的诱惑,与电影进行心灵对话。他希望《红》在影院放映时,能给观众带来这种美的享受。
为使影片达到这个目的,江小鱼说《红》的拍摄一切将遵循“简单”这个原则,它的节奏将是舒缓的,人物是简单的,情节是感人的,画面是干净简洁的。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红》的人物只设置“四个半”人——阿米尔、古兰丹姆、苏梦雯、阿米尔及古兰丹姆的孙女古丽碧塔,洋阔是半个人,在影片中只会出现一个背影、一只眼睛或一只手等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之所以这样设置洋阔这个角色,江小鱼说洋阔心中有纯粹的爱,是一个了解爱的真谛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他还没有见到像洋阔这样的人,还没有发现有哪个人能表现洋阔这个形象。
江小鱼认为,人应该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关爱精神家园上,这样的人生才会开心快乐,过得有意义。他以自己为例说,在北京天天忙个不停,心很累,来到新疆后,面对金黄色的胡杨和沙漠,走在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乡村小路上,小孩子在农田边嬉闹,夕阳中农家小院飘来晚饭的香味,身上一下子放松了,曾经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北京生活也似乎恍如隔世,心中只有欢愉的喜悦,这种快乐的感觉太好了。
最简单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这是江小鱼的生活主张。他所谓的简单生活,是指一种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物质生活,他称赞新疆是一个好地方,就连吃饭都很简单,抓饭、拌面等,很快就吃好了,没有七大碗八大碟,让人费时又费心。但江小鱼同时表示,他并不否定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毕竟物质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他只想强调的是,金钱换不来爱和幸福。
http://www.tianshannet.com.cn/culture/content/2008-10/30/content_3388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