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第十届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在厚街开幕。经过十来年的发展,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型的塑料、模具、金属加工、包装及自动化设备展。金融大环境下,模具制造机械、自动化技术及控制元件、精密量度及检测仪器等一批高科技产品成为本次展会的主旋律。
沈阳机床、捷塑热流道系统等国内具有先进技术的生产商纷纷亮相本次展会,来自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美国、日本等国的一批机械制造业实力雄厚的知名厂商,也参加了本次展会。这些重点参展商为本次展会带来了许多具有高端技术的展品,当中不乏首次在中国曝光的展品。此外,第4场馆展位基本上被模具工业媒体包揽下来,来自深圳的模具立体传媒机构展出了华南城模具书城,江苏的《东方模具》工作人员带来了东方模具论坛信息,桂林的《模具工业》工作人员忙着派发免费资料,北京市模具协会正在推介其会刊,《国际模具工业》杂志资讯总监马力先生采访了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一行,罗百辉介绍了正在崛起的中国IT模具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谈到时下的金融危机,罗百辉分析道:“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一批资源型、简单加工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将会被淘汰,而对于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企业则是一次发展的机遇。为什么这次展会模具制造机械、自动化技术及控制元件、精密量度及检测仪器等一批高科技产品生产商占大多数,就是因为他们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少,发展的空间大。”一直关注价值中国网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罗百辉的网友杨小杰在场馆如约会面,杨先生代表《中国机械与金属》向罗百辉签约MM栏目作品。
本届展会参展的著名厂包括:瑞士阿奇夏米尔、美国哈斯,日本Makino, 三菱、Misumi、沙迪克、Star, Pioneer, Tsudakoma, Dynex ;东源机械、力丰、宝丽玛、联信、山善、龙记五金、乐嘉文、宝力等。参展商分别来自日本、台湾、韩国、中国内地、香港、德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瑞士、英国、印度、法国、新加坡及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另设有国际馆、日本展团、韩国展团、台湾及深圳地区展团。
模具类展出了:模具制造机械;各类模具;模具标准件;模具成型设备及装置;其他各类模具材料;焊接和切割技术与设备。金属加工类展出了:加工中心、铣床、搪床、电火花加工机、线切割机、坐标铣磨床、各类磨床、数控车床、雕刻机、合模机、钻床、锯床、折弯机、冲压机床、锻压机床、油压机、剪板机、快速制模系统等加工设备;模具CAD/CAM/CAE技术、软件、硬件、自动编程装置及柔性加工系统、抛光机、工业打标机、定位和锁定装置、各种测量仪器(表)、超声波清洗机、压缩机、马达、轴承、油缸等加工制造及辅助装置设备;各种合金材料、模具钢材、金属板材(线材)、棒材、模胚及配件、铝合金材料、电极墨、电极铜料、模架、模板、热流道元件、冲头、弹簧、砂轮,刀具、刃具、量具、卡(夹)具、手动工具、气动工具、电动工具;电子磅、电子显微镜、投影机、三座标测量机、硬度仪、测高仪、实验室设备及分析仪器等精密量度及检测仪;压铸、热处理、焊接等热作加工设备;冲压、螺丝及弹簧制造等冷作加工设备;叉车、吊机、运输带、货架及货仓系统等物流处理设备。
第十届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展会实况
对于东莞国际模具及金属加工展的变化,多次参展的模具制造杂志社主编杜贵军认为这次展会参展观众专业性明显提高。国内模具展会正在向着健康、良性方向发展,一些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正在突破瓶颈,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