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霖:企业家,我不是叫你冒险


一场金融危机不只是将国际企业推到了破产和退缩的边缘,即使最安全的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家也因为市场的缩水而削弱了市场脚步和投入。然,所谓一分为二,大多数人看到危机的时候,还有少数那些每次都可以赶上市场浪潮的人看到的却是商机。

11月18日,每年一次的央视招标会,很多中小企业家都认为今年的市场会减少,然,早上8点央视招标会现场就排起了队,新来的,老朋友......

最近观看所有国际性的新闻,最多的话题就是国际金融缩水,某某企业或国家政策指向将加大力度投入中国市场......

在看一向以利益为先的VC,如果说企业本身的行为是头脑发热,那么利益和风险估值至上的VC绝对不会错失半步。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市场的风向标,她们的选择更是社会大经济体的参考值。而此刻他们在做什么?赛富投资、天使投资人......更多的民间组合和专业VC机构在此刻的认识是“这是投资的最好时机”!并且较为之前更为谨慎和加快速度的双向并行开展。而我们的企业呢?

诚然,中国大多数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如果真的是大企业的话,有长期的品牌经营战略,有巩固的消费群体,如果不是类似三聚氰胺的行业灾难大多是具有巩固的抗风暴能力的。反之,中小企业往往忽略品牌建设和经营,市场考验和竞争力脆弱,往往依赖价格游戏维持生计,一旦面临竞争挑战或者消费背叛或者行业风暴,首当其冲被淹没。

但,对于目前的情况,中国的中小企业其实应该感谢这场金融风暴。如果不是这样的行业冰冷,很多企业甚至可能永远认识不到自身企业经营和品牌建设上,产品线梳理,对消费者的工程搭建上存在很大问题,依然走在固步自封的路上。而金融风暴吹醒了市场,同样吹到了企业。我们应该更多的问一下,为什么我们的产品销量下滑我拉动价格却依然没有结果?为什么我们的品牌曾经消费者认知度很高满意度很高,现在却买了其他产品?为什么我做了促销消费者还是买了别人的产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营销过程和手段是当成一时之欢还是持久幸福?

想要改变,当下是最好的时机!就像股市,真正赚钱的人是那些在市场低迷到吓坏所有投资者的人,逢低买入逢高出之所在。而大多数中国股民几乎都是诞生于中国股市最辉煌的时间,而买涨不买跌却不是万灵药,看看股神巴菲特,我们的企业家应该重新考虑企业经营和战略规划的问题。

在很多外国经理人或者品牌运营官的书籍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中国人心态描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安全!譬如舒肤佳在外国是卖的1/4润肤乳,而在中国却要依靠能安全杀菌,妈妈可以保护孩子卖到全球的25%!追求稳定,安全不是错,但要看是不是错!如果说今天的抓住危机背后的机遇是错,那么当初改革开放的那些先行者就不会有今天的亿万身家了。很多时候,欲望、胆识和成功几率成正比。

所以,在这里我不是叫你冒险,而是希望那些有胆识有长远发展意识的企业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今天,并不是终结日,而是一个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