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然于周三收市后宣布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应下调1~2%(大型银行1%,中小型银行2%),其力度之大实属大家期望的“出乎意料”。
对于降息,早前大家都已经有所预期。上周五中午港股的突然异动就已经能说明这点,香港市场的消息来源向来快于内地且准确度也高;内地市场是后知后觉,紧随港股市场也有所表现。网络上也到处流传将于周末降息的消息。可能担心遭受“消息提前泄露”的质疑,所以央行在周末并没有宣布该重大决定,而是选在了周三收市后。
如果说4万亿投资拉动需求的财政政策是希望击退经济不振这个恶魔的“左勾拳”的话,那这次双降(降息和降准备金率)则是一记漂亮的“右勾拳”,即使击不倒这个“恶魔”,至少也可以使其暂时近身不得。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衰退已成为事实,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失去存在的前提,唯一的希望就是内需市场。而4万亿的投资能直接提升的只是对建材、钢铁、机械、电气、劳动力等需求的增加,对刺激消费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且最近,从中央的4万亿到地方的18万亿“滚雪球”的“大跃进”模式已经受到多方质疑),于是大规模的降息,让资金的使用成本更低成了必然的选择。一方面增大市场资金的供给,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也对居民的银行存款转移到投资和消费领域起推动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不排除管理层发现10、11月份的宏观(GDP)和微观经济指标(企业利润)开始恶化,所以必须下“猛药”。
外围的资本市场算得上“一溃千里”,虽然这两天有反弹,但大部分经济体的股市已经又创了新低,所有的经济消息和指标没有一个让人产生任何信心,唯一指望的就是政府的更大规模救助。中国政府的“4万亿”计划已经获得了世界的掌声和更多的羡慕,再来一个大减息会吸引更多的世界目光和对中国的信心,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汪洋中的最大绿岛。
当然,现在已经是11月底了,距离2009年只剩1个月,IPO及增发等融资已经是一停再停。中国建筑、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已经过会近半年了,过了今年其是否还符合上市资格就会受到质疑;其他几百家拟上市公司也都在排队而嗷嗷待哺,证券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这几天的A股走势如果没有较大利好刺激继续下探已无悬念。最后1个月,说什么也要平衡一下各方利益了,否则,这个包袱未来更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