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影评:《画皮》画情更画心!


    我才在《鲁豫有约》节目中,看了主持人鲁豫对影片《画皮》剧组的制片、导演和主演们的两集专访;昨天,我又看了这部时下正热议着的影片。一来,是现在的年龄和阅历,让我现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不管是对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的《画皮》这个故事名,还是对故事中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讲述,我都有了比在中学学《画皮》的课文时,更多面、更广泛、也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二来,是现在看到的这部与原古典小说同名的电影,只是用了原故事里的一个框架,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本身,都丰富了很多,可看性也强了很多,给人的联想也多了很多。正因为有这两个原因,虽说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却让我在看的时候,没有似曾相识的乏味,也没有旧话重提的无聊,而是被这个故事的重新包装和演绎,以及我现在的思维和认识牵引着,不知不觉地就跟着走了下去,而且,越看越热闹、越看越感动、越看越投入、越看越会意、越看越有味。
    这部影片应该说,它在抓观众的心理方面,做得比较好,做到了雅俗共赏。表面上,这是一个人人和人鬼以及鬼鬼,情感交织的俗的故事,这会让我们这些在现实中完全无法看到此类神奇故事的观众们,觉得新鲜、神秘和刺激;而透过故事这张画皮,仔细去思,认真去想的话,又能产生雅的联想,对人性、人情的感悟和深思。这就让不同的观众们有了不同的看点了。喜欢看热闹的,片子很热闹,飞檐走壁的人,人面兽身的人,来无影去无踪的人,生死间可以自由转化的人,再配上那或古朴、或典雅、或荒凉、或神秘的古代生活的内外景画面,以及一群大眼美男美女们,周迅、赵薇、孙俪、陈坤、甄子丹,带着他们正直花样年华的容貌的倾情出演,不管是看人、看景,还是看故事,都会让抱着休闲、欣赏和享受的目的,来观影的观众,觉得过瘾、觉得值得、觉得不虚此行。这种感觉效果,这种对大众心理的迎合和讨巧,是制片方的精心设计和精心打造,也是票房的馅饼和可乐;蜂拥而至的、趋之若骛的观众们,不顾一切地把银子往外掏,然后,冲进场子,来一番视觉的饕餮盛宴。于是,皆大欢喜的状况出现了:制片乐、演员笑、观众哭,好不热闹,也好不满足。这以后,制片的劲头更足了,演员的兴趣更浓了,观众的热情更高了,良性循环出现了。
    还有些人不太喜欢文艺作品表面上的热闹,不管是看电影还是看电视,不管是看真事还是看假事,都喜欢冷静地思,理智地想;尽管过度地沉思和深刻地分析,可能会伤了自己的心和神,但是,这是一个人的性格,是天性,没有办法。我更像是这一类的观众,也因此,我会在看着这个想象丰富的故事的之时和之后,产生无穷的联想和深深的思索。
    我觉得这部影片的人物关系设计得挺有意思的:一堆人物似乎很难分清主角和配角,各有各的戏,戏份也很难说谁重谁轻;但是,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却不是散乱的,由两条感情链组成的一个情感十字架,把各色人物串了起来。这两条感情线的交汇点,就是王生和他的妻子佩蓉组成的家庭;而这对夫妻,各自又拖着一条感情链。
    狐狸精小唯,这名字显然是“小伪”的意思,她是一个伪装成美女的狐狸精。虽说小唯是人面兽身,但是,她也有着标准的人的情感——懂得爱情,并且比人在爱的时候更少一些顾虑,也因此,她爱得更加执著坚定,爱得更加火辣炽热,爱得更加义无反顾,爱得更加舍生忘死。她明知爱上了一个人,她就很难再像以前那样,用不断吃人心的方式,来维持着她的惊艳美貌和她的长生不老;然而,她宁愿为了人间这一份短暂的爱情,舍弃所有爱情以外的东西。这是一个让有些人为之感到羞愧的鬼,那些在现实中挖空心思,想通过嫁人来捞取情感之外更多物质利益的女人,会在这个女鬼面前,感到对方更像人,而自己更像鬼。小唯痴恋着的,就是将军王生。而在小唯的身后,则一直有一个叫小易的鬼男人痴爱着她,他不但无怨无悔地一直追随着小唯,而且他愿意为小唯做一切事情,包括不断地给她提供保持美态和人态的人心,和在关键时候的鼎力相助。这条情感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看到类似的表现:甲爱乙爱得很深、很痴情、也很专情;然而,甲却很无奈,乙爱的是丙;而丙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去爱乙或是根本就不爱乙,这让乙很痛苦,但是乙无怨无悔。
    故事里的第二条感情线,也是一个三人组合。王生的妻子佩蓉是个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她有一个自她做姑娘时起,就深爱着她的迷恋者——庞勇;庞勇深爱着佩蓉,可佩蓉已为他人之妻了,庞勇很伤心,但却不愿移情。一身英雄气概和侠客之气的庞勇,当然也很容易赢得别人的爱了,降魔女夏冰就深爱着他;但由于夏冰是那种假小子似的姑娘,平时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不像一般女孩子表面上那么柔情似水,所以,庞勇并没有太注意夏冰那内心炽热的女儿情。
    两条感情线都设计得挺有故事性的,既把一串人物串了起来,又让众多的感情中人,在王生和佩蓉这对夫妻的核心感情下,或失望、或伤心,或欲罢不能、或要死要活,这样,故事的人物线就清晰了,故事的感情线就饱满了。
    尽管故事中,有众多的感情戏和情感纠葛,但其中却包含着二个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始终围绕着的二个核心。一个核心观念认为:夫妻之间的感情才是一切感情的最高和最重,才是应该极力维护和保护的;而其它的感情,即使再炽热、再浓烈,也应该为核心感情让路;另一个核心观念认为:人应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这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
    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核心价值观念的推崇上,也就是提升人的本心和人的自然属性。说穿了,每个人都套着一张“画皮”在生活,那张画皮就是人的脸,人们常叫它面子;而人的内心往往却很难那么崇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公交车上的一个位子,还你争我抢的呢,那不过是坐几站还是站几站的事,有多大的利益区别呢?可是,很多人就是不愿意放弃这蝇头小利,其它的利益之争就更不用说了。夫妻之间上演夺财大战的事,也并不少见。这与《画皮》中,佩蓉为了保住丈夫的性命,和其他人不被挖心而死,宁愿自己被误认为是妖精而屈死,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佩蓉的丈夫王生,则是另一个道德的典型,他对婚姻忠贞不渝,不管第三者的美貌有多么地妖艳,多么地迷人,他都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这会让现实中的很多老妻羡慕不已的,因为她们所看到的小三儿,可能完全没有小唯那样的美貌,甚至可能不如自己更有姿色,然而,丈夫却被迷得神不守舍的,早把老妻忘在了脑后。
     文艺作品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心本身在自然状态下是往下掉的,文艺作品却在极力地往上拉,这一掉一拉,就会让人们的心里出现一种平衡,这正是文艺作品和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所希望达到的状况;尽管不能使每个人在这种高尚情操的提升中,都能达到心理的平衡,但是,能提升一部分人的精神品质,就功不可没了。同时,文艺作品也给人们营造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让人们想象,让人们向往,让人们憧憬;人们在一场戏剧梦之后,心灵得到了抚慰,情感得到了宣泄,从而,也就得到了一场精神上的享受。
    这部影片里的演员很多,明星也很多,可我觉得最闪亮的明星是周迅,有两个情节让我觉得周迅尽显了大明星的风采。一个是她的一场走路的戏,谁见过狐狸精走路是什么样的呢?可她偏偏走出了那种味道来:一颠一颠的,不像是人在走,而像是狐狸在跳;又是晃着摇着走的,还带着媚态,这不活脱脱地成了狐狸精的样子了吗?艺术表现的绝,就在这儿了:观众没见过,也想象不来,但是艺术家表现出来了,观众会脱口而出,真像!几步路,就把一个狐狸精的神态给走出来了。
    还有一场戏,就是当王生终于知道小唯是狐狸精的时候,用短刀刺中她的那场戏,这时候,小唯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让人毛骨悚然的。如果有人认为那是小唯身体受伤后痛苦的嚎叫声,那就没看明白这场戏了:戏里有交待,刀上要抹上降魔者的血才能砍中妖、伤着妖;而王生手里拿的那把短刀,上面并没有涂抹降魔者的血,也因此,这刀捅在小唯身上,即使戳中了,也是伤不到她的身体的。那么,小唯为什么会发出那样恐怖的嚎叫呢?这就是影片中的精心设计了,这声叫,是小唯内心里的悲呼:看到她痴爱的男人,用短刀想结束她的性命,刀戳在她身上,深深地伤着的是她的心。小唯终于明白了:无论她多么地美艳动人,多么地千娇百媚,那个她深爱着的男人,那个她情愿为她去死的男人,最爱的还是他的妻子:小唯的心深深地被戳伤了,她痛不欲声,那声叫喊是她被极度地伤心之后的绝望哀嚎。多么精彩的感情表现呀!周迅在喊这一声的时候,是那么地全身投入,那么地忘乎所以,那么地不顾一切。在《鲁豫有约》节目的现场,陈坤告诉我们,为了喊这一声,周迅拼尽了全部的心力和精力,以致于喊了这一声之后,她几天都缓不过来。我们被周迅的投入的表演深深地感动着,她表演的时候几天缓不过来,我们看了之后永远难以忘怀。这是我看到的周迅作品中,她至今表演的最好的一部。
    我们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不管有什么样的联想,也不管有多少联想,我希望所有看过此片的观众,都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在对爱情做实践、做诠释和做认识的时候,我们究竟是更爱爱情中的自己,还是更爱自己所爱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