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费:阴影下的2008记者节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个记者节。

      山西霍宝乾河煤矿发生的“封口费”事件被老戴两个二杆子给捅出去后,经《中国青年报》一忽悠,新闻界的“潜规则”曝光后,新闻界在愁云惨淡下迎来了我国第九个记者节。

      慷慨激昂的,破口大骂,仿佛自己是洁白无暇的丹顶鹤;正规记者们,默不做声,盘算今年“任务”怎么完,被封了口的,暂时化整为零,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新华社很煽情的写道:今年11月8日是我国第九个记者节。回首这一年,我国大事频发,广大新闻工作者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一年。一大批记者“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获得了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耀。

      文章回忆了“今年以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不堪回首的自然灾害,表扬了“新闻记者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报道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传递党和人民的关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灾难现场,以无畏的勇气揭露事件真相,用激扬的文字报道神七发射、北京奥运会等国家盛事,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在重大事件面前,广大新闻工作者经受了考验,不仅充当了信息传播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可是,在“封口费”这个潜规则和不顺的体制面前,一篇慷慨的文章好写,可广告费谁出?发行谁做?媒体谁养活?

      一切的问题不是骂几句就可以解决的,一个愁云惨淡的记者节很快就过去了,可不要外甥打灯笼----照舅(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