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语录:
正人先正己,己不正难以正人。
齐威王用人不但能够重事实、重证据,还能够做到什么呢?还能够做到用人不疑。
你一个企业的效益好不好,关键在于你的人才是否用的合适。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那前面我们已经通过三讲的内容给大家讲到了齐国的两位国君,一位就是姜太公,另外一位就是齐桓公。不过要讲到齐桓公,我们今天接下来要给大家讲到的是这样一位国君,即位之初,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几年以后突然之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鸣惊人之后的这位齐国国君迅速地就把齐国带到了又一次的大治阶段,那么这位国君,就是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到的齐威王。
不过要想说到齐威王,我们的话还要从齐桓公说起,为什么呢?因为正是在齐桓公时期办了一件非常非常糟糕的事,什么事呢?他收留了一个难民。这个难民来自于齐国的邻国陈国,陈国的国君叫陈厉公,在陈厉公时期,那么在陈厉公死了以后,陈国陷入大乱,陈厉公的一个儿子叫陈完,他就来到了姜尚所建立的齐国来避难。当时他来到齐国以后正好是齐桓公在位时期,齐桓公一看,陈国公子来了,那么咱们怎么样招待呢,干脆我让你干一个活儿,叫工政。就让他住到了齐国。
说起陈完这个人,我们中国历史上又管他叫田完,因为在中国古音当中,田、陈不分,所以我们日后就称陈完为田完。那么话说陈完的四世孙在公元前545年,叫田桓子,他就联合了鲍氏、栾氏、高氏几家共同灭掉了谁呢?共同灭掉了齐国的另外一个大家族庆氏。这里我们就要知道,在齐国有七大家族,这七大家族是田、鲍、栾、国、庆、高、高,有两个姓高的,这两个姓高的是两个家族。那么我们要注意公元前545年这一年,陈完的四世孙也就是田桓子,联合其他家族灭掉了庆氏。此后又过了一些年,他又联合鲍氏又灭掉了栾氏和其中的一个高氏。在这个时期,我们讲的田桓子他就采取了什么政策呢?讨好公族与国人的办法。对于王公贵族,他讨好的办法是什么呢?看看你谁国君没有给你封地,你谁的属下没有奴隶,他就白送给你一块地,地上还有老百姓,然后地上有奴隶,然后你就吃喝都不愁了。对于老百姓穷的,看谁家没粮食,那你就上我这儿来借粮食吃,我就…你可以还,也可以扎着不还。如果还的时候也是采取什么呢,叫“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后来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叫田乞,也叫田僖子,为相。继续采用这种办法,很快“齐之民归之如流水”,田氏的势力越来越大,这个时候的齐国是国、高两氏当权。
在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了以后,田乞发动政变,驱逐了国、高二氏,立公子阳生为国君,这就是齐悼公,田乞自立为相,从此田氏家族就永远的掌握了齐国的相国之位。那话说田乞死了以后,其子田恒…注意,中国古代恒、常不分,田乞死了以后其子田恒代为齐相,这就是田成子,继续执行他父亲的政策。在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掉了齐简公另立齐平公,从此以后,齐国的国君就成为他们家的傀儡了。话说九十年以后,到了公元前391年,国相田和把姜氏齐国的最后一代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下一成的地儿作为他自己的食邑,就是这一个城打下的粮食归他吃,而自己就成了整个姜氏齐国土地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周王也没有办法,所以在公元前386年,周王室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很快不久,我们说齐康公就彻底死掉,姜氏齐国至此绝嗣,田氏齐国正式建立。话说田和有个孙子,田和的孙子就是田氏齐国的齐桓公,齐国历史上有俩齐桓公,一个姜氏齐国的齐桓公是我们前面讲的,我们现在说的是田氏齐国的齐桓公。齐桓公这个人很有本事,但是也犯过错误。犯的什么错误呢?相传扁鹊来到这个国家一看,你有病了。他不信啊,讳疾忌医,结果当扁鹊第三次给他看病的时候,一看这个人完了,已经病入膏肓没治了,转身逃往秦国。结果没过多久,在公元前356年,田氏齐国的齐桓公去世。那么这个田氏齐国的齐桓公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即位,他这个儿子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到的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