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房价过高及金融危机影响,从今年4月始,全国大部分城市房屋交易量骤减,一线城市房价大跌。国家与地方政府纷纷拿出稳定房市之政策,变相的降低了房价,购房户得到了一些实慧。可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然出现了不合谐的声音,使人们从情感上难以接受。
一个就是以"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为治学根本的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发出的不合谐的声音。他在12月13日举行的阳光100财富大讲堂上,发出“现在买房,就是爱国,等房地产崩盘更买不起”的言论。人们不仅要问赵教授,房价上涨时,你跑到哪去了?为什么不提出“房价脱离实际的上涨,害民、害国”的言论。现在买房,就是爱国,以前买房就不爱国了,以后买房就不爱国了。现在买房后,房价大跌,房地产崩盘谁负责呀。
教授的职责是什么?教书育人呀、解疑释惑呀。赵教授出来为房地产商喊话,人们怀疑背后定有文章。
想当年,胡适与叔父胡近仁关系甚笃。1929年,胡近仁在上海开了一家茶庄,为了打品牌通销路,他拟把茶名定为“博士茶”,想请胡适做广告。他拟好广告词,词曰:胡适早年服用此茶,“沉疴遂日痊愈”。还说:“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并向胡适申明,亲叔侄,明算帐,如盈利,胡适可干股分红。当时,胡适正闹穷,有还不完的人情债。但胡适不为孔方史所动,严正回绝。
赵晓与胡适同为教授,差别怎如此之大?作为公众人物,胡适慎言,对群众负责,不为利益所动。赵晓所言,意欲何为,只有其自己知道。
另一个不合谐的声音出自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之口。房价下跌,开发商不急,周久耕却急了,急着抛出语惊四座的话语:“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下一步将和物价部门一起对其进行查处,以防止烂尾楼的出现。”人们不仅要问,周局长是要救开发商呢,还是要救楼市,还是真正关心群众?恐怕也只有其自己知道。房价恶意上涨时,周局长跑哪里去了,为何不着急?高高在上的房价,群众买不起,为何不着急?作为手握实权的人民公仆,周局长理应为人民着想,怎能打着防止烂尾楼的幌子,公然损害人民利益。防止房价下跌,维护高房价,群众买不起房,开发商资金链就有断裂之危险,开发商心理也清楚,周局长并不是想救他们,开发商倒了,政府土地出让也就成了问题。因此,若周局长的所言成为了所行,那就害了购房者,害了开发商,害了政府,形成与诸君皆无益的多败俱伤场面。
在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在群众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在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情况下,社会需要的是合谐之音。作为群众信赖的公众人物、人民公仆理应为构建合谐社会出智、出力,若反其道而行之,则只能败坏自己的形象,遭到群众的吐弃,损害公众人物和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