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抄底年?回暖年?期望还是忽悠?


    2008年还有最后一个月了,马上就可以到了盖棺定论了,年初的发展商联盟抨击万科降价到最后的市场全面变脸,让很多人楞了神。其实说到展望,好像每年都做,又好像每年做得都不咋样,07年底的时候大家已经觉得进入冬季了,但是能想到08年比07年底还寒冷么?原来春天还没有来。那么到了08年底的今天,已经到了冬至了么?要开始一阳生了?还是现在才是深秋,还没有到数九寒天?
    目前流行的一些观点我们来看看:
    第一:09年是抄底年。
         抄底得说清抄什么底,怎么抄。上证从6000点降到了2000点;美股还在跌,巴菲特都已抄底进去了;新西兰的房价在跌,日本的房价在跌,还看了一篇文章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楼价最多的跌了70%。全球经济的下滑好像还在继续,谁也没有看到刹住脚的样子,。那么,有多少底给你抄?有很多的“底”都在等人抄,抄谁不抄谁,选择面太广。“抄底年”,不知道是在说什么。
         还有担心外资来抄底的,经常听人说,外资有多少亿的热线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从05年上升的时期就开始说,一直说到2008年,也没有见到有些什么大动作,你听到了吗?至少我知道的一个外资收购百仕达红树西岸2号楼一直未成功,至少我也听到基金收购上海的楼盘未成功,洛克菲勒撤资也有,那么,在他们自身经济危机的时候,在中国的房地产不明朗的时候,如果你是有资金的人,你会一头扎进水里么?难道就不害怕泡都没有冒就沉入水底么?
 
    第二:加息将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不会面临经济危机
          其实央行的降息业内都是能够预料的,只是没有预料到的是下滑108个基点,据中金高盛分析在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下调总计108个基点。此金融政策一出,很多人马上在电视上,网络上开始为中国经济叫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期的低息是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就象国外加息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一样。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难道不是说明,政府对目前经济前景的预期忧虑继续加深么?在经历了08年的中小企业的倒闭破产潮流之后,迎接中国经济的是什么?也许天天坐在研究室的经济学家也未必能说个准点出来,那么,未来真的如大家所想的一样那么美好么?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浪潮中能够独存?其实,能偶不受那么深远的毒害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拉动内需成为我们的重要的需要依赖的手段,但是内需的所有产品的品质我们能受到保障?不尽然。当然,我对中国经济还是报以厚望的,悄悄说一句,也许作为灾区的人站出来说这句话更不会让人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四川的大地震对拉动内需和提供就业机会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对缓解压力和转移注意力还是有好处的。
        在这里特别要摘抄一段话,我觉得写得蛮不错:“国民经济本是个正经的话题,但在业内现在已然成了维护卖方利益的嘴巴,攻击所谓“唱衰者”、甚至指桑骂槐地攻击政府的幌子了。“唱衰者”哪里说错了,可以具体指出嘛,如果“唱衰者”真能唱衰国民经济,首先说明的是国民经济已经脆弱到了不经唱的地步,这是在侮辱国民经济的现状呢。政府对拉动需求很有信心,原因是CPI指数在回落,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在回落。拉动住房的需求的信心也在于房价的进一步回落,过去房价疯涨过,现在出现大幅回调也是必然的市场反应,如果市场没有这种反应,那才叫失调了。”
 
     第三:2009年,楼市回暖?
           2008年11月,楼市新政以后,各地出现了一些暖色调,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增加的成交量,各大在08年偃旗息鼓的发展商跳出来大唱关于09年的计划构想。这有错么?没有错?但是我想特别说明的是,2005年以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多少?土地价格是多少?成本是多少?销售量如何?凭什么现在价格比05年要贵得多的时候,还是大叫亏本?有几个问题要探讨:
    1. 房价凭什么那么高?既然一降价就可以大幅度的成交,为什么不降价?不降价没有现金流,自己现金吃紧,为什么就要政府跳出来救市?据我所知,万科、金地、恒大几乎所有的地产商,降价之后成交量都是大幅度上升,不说别的,单说深圳的星河丹堤这个高端楼盘,高层销售均价3万的时候销售了快一年才30%的销售率,降价到均价2万,两个礼拜销售率上涨30%。所以真的是市场的问题吗?还是开发商想多赚钱,想和客户进行博弈,寻找那个临界点。但是世上怎么可能都是好事呢?花无百日红对吧?
    2. 有些发展商说,土地价格贵啊。笑话,所有的对策都是自己在执行,当土地价格已然出现高风险的时候,为什么还高价竞拍那么多,连人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难道企业可以例外,难道就不会去预期未来的风险,那么一般的企业那地都会进行风险性和敏感性的预判断,那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你这个企业的预判断是错误的,那么是你企业的错误,为什么要大众和政府来买单?难道08年炒股亏了的所有的人都要找政府要钱?这不是一个玩笑么?
    3. 关于盈利性。我知道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关于盈利方面是财年结算的。但是做企业不是如同人成长一样么?连邓小平的政治生涯都三起三落,为什么一个企业就只能一直向上?一颗树木的年轮都有粗有细,把几年的时间连起来一起进行核算,会亏么?为什么赚到的钱不可以拿出来做一定程度的补贴?而赚大钱的时候自己笑开了眼,赚小钱的时候自己就拉丧着脸。其实就象人一样,一个企业在顺风顺水下走得好不意外,如果在逆风里船行得平稳才是王道,才是一个长期的真正能够做大做强的基石,也许未来5到10年,一些新成长的企业要感谢2008年。
 
     第四:拉动内需从购买房地产开始?
 
           忘记了是那份报纸的社论了,中国房地产报还是经济观察报,上面评论说在经济危机来的时候,中国人民应该打开自己的钱包购买房地产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中国的房地产是真正的民族工业,而且带动着下游的建材等的发展,也带动着中国无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等等,反正敞开口袋买房子,利国利民。当时看了哑然失笑,这里我甚至都不想评论,就把这个放在这里,让大家看看这个观点好了。
 
 
    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完全悲观主义者,只是从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及人心的角度,我觉得在经济上2009年不会比2008年好多少,甚至可能更坏,而且这个行情至少盘亘两三年的时间。不同的城市,价位是不是合适了,不是发展商和媒体唱歌就可以了的,而是真正的市场放量,才能够期待的。我期待着,发展商放下身段和市民一起来度过难关。